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商务局印发的工作方案,旨在扎实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包括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市场渠道对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
包括推广国际标准、加强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促进内外贸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等任务。
关键观点2: 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
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包括利用电商平台、培育内外贸融合展会、完善国内国际营销网络等措施。
关键观点3: 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
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提升物流便利性、强化内外贸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观点4: 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
包括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等任务。
关键观点5: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包括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正文
支持依托前海、河套等战略平台
,在离岸金融、跨境金融、外汇管理改革等领域先行先试;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提供外汇结算服务;
鼓励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远期结售汇服务,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的远期结售汇业务提供担保。
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内外贸一体化有关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促进我市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高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促进内贸和外贸、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助力我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一)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1.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持续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水平。研究制定信息管理、物流作业、商业及服务流程等方面接轨国际的供应链标准。加速构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标准体系。完善“圳品”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拓宽“圳品”品类。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院所等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更多国际标准。大力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深入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和企业标准“领跑者”计划。加强与海外标准化组织交流合作,支持开展重点产品国际先进标准一致性水平分析,推动与主要贸易往来国家和地区标准互认。
2.促进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加强对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的宣传,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配合国家和省相关工作部署,推动和港澳地区检测认证规则对接和结果互信互认,支持前海充分发挥战略平台作用,推进“湾区认证”。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支持专业机构拓展内外贸检测认证资质范围和服务领域。
3.促进内外贸监管衔接。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平台经济合规辅导。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监管。积极配合国家和省相关工作部署,争取相关试点示范,探索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应急机制,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便利药品、医疗器械等商品在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下快速进入国内市场。支持监管方式成熟、国内需求旺盛的进口展品在境内销售。落实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及减轻处罚清单,推动出台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大力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加快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助力加工企业向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转型。
4.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称“三同”)产品认定方式,鼓励企业对其产品满足“三同”要求作出自我声明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加强“三同”企业和产品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支持专业机构提供“三同”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鼓励各方采信“三同”认证结果。
(二)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
5.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推动外贸企业对接国内专业市场、大型商超、商圈步行街、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工厂折扣店等,丰富出口产品内销渠道。鼓励国内商贸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供需对接。办好“深圳购物季”等促消费活动,提升促消费活动的影响力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