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些年张译不敢停,不敢歇,更不敢错过任何机会。
节奏最快的时候,他频繁轧戏,一年拍五六部戏是家常便饭。
他整日急匆匆地奔波于各剧组之间,哪次都要让自己拼到极致。
拍摄《一秒钟》时,他暴瘦20斤,张艺谋说他“不要命”;
拍摄《悬崖之上》时,他双耳被冻僵,手一扒拉耳朵就可能掉下来;
《三大队》路演期间,张译在镜头前多次扶腰,一脸疲惫;
甚至这次华表奖领奖时,观众还看到他不断抽动的右手小指,那是拍追凶戏摔下山崖时,留下的永久损伤……
即使如此努力,近几年,张译打造的角色还是频繁被观众诟病。
从《狂飙》里守护百姓安危的警察安欣;到《他是谁》中解开重重谜团的刑警卫国平;
再到《三大队》为受害人讨公道的警察程兵。
观众嫌弃他虽然“高产”,但只会批量打造“伟光正”的角色。
演技封神的顶流,沦落为网友口中“演什么都一样的老戏骨”。
这些年,张译似乎“跑”得太快了。
这次,他也是想要停下来审视自己,慢慢用心打磨演技,塑造更贴近观众的角色。
毕竟,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
经济学中有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持续增加某种投入,人们从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投入中得到收益是不断递减的,甚至会降低原有收益。
这个规律,在生活中同样适用。
当你想达成某件事情,投入和收效,起初会呈现正相关关系。
但操之过急,用力过猛,只会让你的进度停滞不前,甚至拖垮原有的努力。
人生路也是这样,想要走稳,就不能太快。
找到适合自己的步伐,付出恰到好处的投入,方能达成最初期许的目标。
“倍速生活”,正拖垮很多人的生活
网上曾流行过一个视频,叫“中国人关键的一生”。
中国人的压力与生俱来,从呱呱坠地开始,每个阶段都被无形的手推着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