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藏马熊“引诱活人并吃人”事件的真相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5-05-26 10: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看着老实不代表好惹…… ©CGTN


作为一种北半球广布的大型食肉目猛兽,棕熊的伤人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罕见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震惊世界的“ 三毛別羆(pí)事件 ”。1915年12月,一头 被当地人称作“袈裟悬”的棕熊在日本北海道苫前郡苫前村三毛別一带主动进入人类村庄,并对当地居民展开了猎杀,最终造成7死3伤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袈裟悬”在闯入房屋后只是将屋中的人拖走,而袭击现场外的鱼干和谷物却并未被触及分毫,似乎这头巨兽正是专门冲着人而来的。这一在当地引起极大恐慌的猛兽袭人事件最终以“袈裟悬”被猎人击毙而告终,据称,事后猎人在这头嗜血巨兽的腹中剖出了大量的受害者遗骸及衣物。


“三毛別羆事件”原址内棕熊破屋袭人的实景复原,该事件是世界史上最为著名的熊类袭人事件。 ©冨樫さや


相较于狮、虎等其他食肉目猛兽,棕熊的食性更杂,加上庞大的体型和对栖息地的高度适应性,它们与人类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更大。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范围内每年由棕熊造成的攻击案例约有40起 ,一传十、十传百,诸多煞有介事的传闻由此诞生。据传棕熊会用后足站立,并模仿人类挥手的动作,让远处的路人误以为自己是招手示意的人并逐渐靠近,随后借机展开猎杀,这便是在藏区有名的“ 人面熊 ”传说


当然了, 尽管棕熊确实是精明的掠食者,但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证明这种传闻的真实性 ,棕熊在探查周围情况时确实会用后足站立起来,以获得更好的视野,至于 “挥手引诱”甚至戴牛粪伪装的部分,就纯属胡诌了


视频剪辑来源:某书


棕熊:说我会挥手邀请是不是多少有点邪门了?


大多数情况下,棕熊并不会将人类视作常规猎物 。进入牧民家里的情况一般是对牧民家里的牲畜、储备的粮食等物资产生了兴趣,而并不是想要进屋吃人。


历史记载中造成人类连环死亡的“食人熊”案例总体而言并不常见 ,这些个体大都因伤病失去了捕食能力,最终将目光转向了更易捕食的人类。东北一带的老猎人往往将受伤的棕熊称作“ 枪漏子 ”,并坦言称“枪漏子最凶”。


为了保证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这些有食人前科的危险个体需要被清除 ,捕获并让其在圈养环境中终其余年,甚至射杀——猛兽一旦习惯了将人类作为猎物,那么任由其“逍遥法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无论如何, 棕熊的危险性是真实存在的,任何试图“萌化”棕熊这种大型掠食者而忽视其危险性的宣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致命的


西藏棕熊到底有多危险?


那么,西藏棕熊到底有多危险呢?


根据青藏高原人熊冲突数据库在2000-2023年的统计数据,在统计在案的人熊相遇案例中, 西藏棕熊仅在占比0.3-0.5%的相遇中展现出了主动攻击行为 。这一比例要显著低于其它大多数棕熊亚种。尽管如此, 西藏棕熊仍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袭人频率最高的大型猛兽


在有记录的西藏棕熊袭人案例中, 约82%的情况是西藏棕熊因感受到威胁而展开的防御性攻击 ,若是人作死接近棕熊的洞穴或是靠近带崽的母熊,那么遭到棕熊的猛烈攻击自然很难避免。


棕熊幼崽很可爱,你遇到就很可怕了


此外, 还有15%的情况是食物关联性的攻击 ,也就是熊将你和食物联系在了一起,或者认为你在抢夺它们的食物,从而对你发动攻击。只有3%的攻击事件非同寻常,这些攻击大多出自年老体衰,没有自主捕猎能力的伤病个体。


进入矿区食堂“偷吃”的西藏棕熊。 ©新京报


此外,部分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一带的棕熊攻击事件同样存在季节性差异, 在刚刚出眠的4-5月,饥饿的西藏棕熊往往更容易攻击人类 ,这一时间段的袭人事件可以占到全年袭人事件总量的约47%。此外, 藏马熊在入眠前大量进食以囤积脂肪的季节,同样是人熊冲突爆发的高峰期


近年来,西藏棕熊的袭人案例似乎正越来越多的步入大众视野。一些声音甚至开始“讨伐”西藏棕熊,声称其数量已经过多,已严重威胁到游客及当地居民的安全,应当当作害兽无差别射杀。事实果真如此吗?


西藏棕熊真的泛滥了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