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潮理财
我们分享最接地气的理财技巧,提供最新的市场动态、专业的理财知识、实用的投资策略。每天学点理财知识,让您的财富增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潮理财

春节前电信诈骗理财骗局常出现 来看骗局套路!

潮理财  · 公众号  · 理财  · 2017-01-24 13: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节前理财骗局陆续崩盘

理性投资多问“为什么”

除了电信网络诈骗,金融理财诈骗同样是春节前比较活跃的一种诈骗形式。

《2016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指出,金融理财是受害者损失资金最多的诈骗类型,去年涉案金额达7411.4万元。其次是赌博博彩诈骗,虚假兼职、身份冒充诈骗的涉案金额分列第三和第四位。

“为什么一些金融理财骗局都在春节前陆续崩盘,暴露出来?”金元宝理财创始人祝伟明分析认为,核心原因就是兑付出现困难,即骗局里面的资金(包括在里面的和新流入的资金),无法满足资金提现的需要。

“这可以从资金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资金流入因素方面看,过年了,对家庭来说,通常是用钱的高峰时期,比如人情往来、孝敬父母、添置电器,这时的投资意愿是比较弱的。所以有多余的钱,都留着;骗局中到期的钱,也不再续投。自然,新流入的资金就减少了。从资金流出因素方面看,过年了,也到了收益兑现的时候。在一些金融互助或者以做任务拿收益的骗局中,投资者平时拿到的都是纸上收益,赚了多少钱,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数字。赚的收益,大部分都舍不得提现,试图让钱生钱。很多骗局挨不过年关,就是因为参与者都在年底兑现收益。流出的资金要比平时高出2倍甚至10倍。两相结合,就导致了年底骗局高发。”祝伟明说。

《2016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指出,骗子开设虚假的金融网站、投资理财网站,通过超高收益诱骗投资者进行投资。而投资者一旦投资,往往根本无法取回本金。常见的投资理财欺诈形式包括天天分红、网上传销和P2P贷款欺诈等。

“参加这些骗局的人,有一部分是被高收益和高大上的伪装蒙蔽了的人。这类人群,通常分析能力、辨识能力较弱,容易轻信,再加上收益可人,一旦入局,就会深信不疑,谁劝都没用。很多老年人就属于这种类型。对于这类人群,首要的防范措施是事前加强科学理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保持合理的怀疑,知晓通常的理财骗局会有哪些特征。例如,凡是保本保息,还承诺20%以上年化收益的,就要非常警惕;又比如,收益的来源是什么,能否说清楚、解释得通?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验证方法。凡是骗局,这点是最难掩饰的。比如看广告拿收益,可以想想,这个事情说得通吗?广告主真会出钱让一个专门看广告的人来看他的广告?有哪个知名品牌确认在上面做了?又比如金融互助,你出一份钱,他出一份钱,然后就每天拿日化3%的收益了?谁给出个这个收益?有能够产生收益的项目吗?”祝伟明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