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机器之心
专业的人工智能媒体和产业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机器之心

业界 | 取代后视镜,ULSee发布3D全景行车监控影像系统

机器之心  · 公众号  · AI  · 2017-05-12 11: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搭载着 ULSee 智能驾驶集成方案的汽车上,4 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车身的前后左右,用于采集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四周的影像。无论是在高速还是低速行车期间,图像都可以在经过实时图像拼接技术处理后,形成一幅无缝完整的车周全景图,实时直观呈现在车内的显示设备上,使驾驶员可以 360 度地了解行车环境并结合前方安全警示系统做出相应决策判断。与此同时,车内的 3 个摄像头协同工作实现对驾驶员行为的监测分析,进而判断驾驶员是否走神、疲劳、偏离开车焦点并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确保行车安全。


2017 上海国际车展期间,ULSee 将其智能驾驶集成方案铺陈在汽车厂商眼前,并首次展示了自主研发的 3D 全景行车监控影像系统。这套系统着重于软件及算法功能的提升,不需要特殊硬件,CPU 占用率小于 8M。据透露,该解决方案已经与德国一线车厂达成合作意向并进入测试阶段。成立于 2014 年的 ULSee,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与人工智能,目前的研发涵盖图像处理、人脸追踪与识别、手部及肢体的跟踪、3D 重构、AR/VR 内容创建、自然人机交互等,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安防、金融、交通、娱乐等行业领域。


汽车年销售量稳步上升,因疲劳和分心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不容小觑。维吉尼亚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研究院的调查显示,车祸发生的原因有 93% 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有高达 80% 都是由于事故发生前三秒注意力不集中所导致。自动驾驶被认为能够改善此类事故的高发生率。NHTSA 数据统计预测,到 2040 年,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减少 80% 的交通事故。


盲区是驾驶员的梦魇,主要分为车头盲区、车尾盲区、后视镜盲区以及 AB 柱盲区。(一般轿车车身每侧有三个立柱,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称为 A 柱,前后门之间的立柱称为 B 柱、后挡风玻璃两侧的立柱则被称为 C 柱。)为了避免由于盲区造成事故,全景影像系统应运而生。


市场上现有的 2D AVM 系统虽然可以实现 360 度环景,但 2D 可视距离较短,仅可以在停车的时候使用。传统 3D AVM 系统也存在各种局限性,如富士通提出的 3D AVM 系统可视距离较远,但视角有限;BMW 在去年的 CES 展上提出了无后视镜 Mirrorless 概念,利用摄像头取代真正的后外视镜,利用 6 个摄像头在高速情况下将左中右三个影像缝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立体 3D 缝合会出现高速影像信息失真、低速影像重叠频繁等问题,所以在低速情况下转换成三分割模式,驾驶员需要自己来通过所呈现的画面做路况分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