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反读书
有许多文章用着白岩松的名字在流传,但他说这都不是他说的。只有他书里的那些文字,节目里说的那些话是他认可的。在这里我们只传达最真实的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反读书

“打假”钟南山的方舟子,是怎么一步步黑化的?

正反读书  · 公众号  · 美文  · 2020-03-08 1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4岁的方舟子,以其积极、正面的形象,上电视、做访谈,一时被民众誉为“社会良知代表”。


这一年,29岁的“街头小混混”罗永浩,听人说教英语可以年薪百万,便从吉林跑到北京,通过三次试讲,成了新东方的老师。

这一年,46岁的肖传国,发表学术成果“肖氏反射弧”,称可通过手术攻克治疗“截瘫病人大小便失禁”的世界医学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以此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一时期,肖传国还以“昏教授”之名,在网络上对方舟子的“学术打假”进行声讨。

03

不过此时的方舟子,兴趣已经转向了转基因,通过博客、杂志文章、电视辩论等形式,对转基因进行各种普及。

同一时间的崔永元,因《实话实说》收视率大幅下降,患上严重抑郁症,自顾不暇,因此方舟子的转基因宣传之路,暂时没有遇上强劲的“反转”对手。

方舟子的打假之路,也走得非常顺畅。

当时学术界浮夸风盛行,方舟子兼具专业背景与过人文笔,往往三拳两脚,就能把某些权威“专家”的造假术扒得一丝不挂,有个叫刘辉的清华教授,还因此而丢了饭碗。

一时学术界人人自危,唯恐被方舟子盯上。

2005年10月,学者于建嵘被《南方周末》评为“年度致敬人物”,方舟子又发质疑。


于建嵘大怒,连发两封邮件,大骂方舟子是“乱交怪种”,还在信末注明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表示要与方舟子对簿公堂。

方舟子随后在新语丝网站,将于建嵘的两封邮件,原文照发,并撰文回击。

一时间,网络上舆论沸腾,“倒方派”和“挺方派”针锋相对,有人趁乱晒出了方舟子的各种“罪状”。此后,《南方周末》发表文章《方舟子和于建嵘:两败俱伤的恶战》。


方舟子对此极其不满,竟然发文抨击《南方周末》,称其“现在真是堕落了”。

04

随着方舟子声名日显,打假路上的他并不孤单,前面提过的司马南、方玄昌,以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为打假阵地,先后与他结成盟友。

2005年,一位网友,自称“肖氏反射弧”手术受害者,通过新语丝向方舟子爆料:“肖氏手术是场骗局,非但不成功、反而致残”。

面对这个获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学术成果”,方舟子没有胆怯,率先在新语丝上对“肖氏反射弧”提出质疑。

随后,时任《中国新闻周刊》科技部主任的方玄昌,也公开质疑肖传国的“肖氏手术”疗效存疑,并对其进行了持续的调查报道。

最后,卫生部门介入,经多次论证,认为该手术确实安全性不足,“肖氏反射弧”被紧急叫停。


肖传国因此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失之交臂,从此与方舟子结下了梁子。网上的“倒方派”喜添一员大将,更加兵强马壮,拉开了对方舟子的长期骂战。

这个时候的方舟子,成名之后,掌握了话语权,逐渐丢掉了知识分子的矜持,文风开始“文革化”,动辄喜欢用极富攻击性的词语大扣帽子,这为他惹上了笔墨官司。

2005年9月,肖传国抓住方舟子文中指责他的一些定性词:“脚踏两只船”“用会议摘要冒充论文”“履历造假”等,以“损害名誉权”为由,将其告上法庭。

第二年8月,方舟子败诉,赔偿肖传国3万元损失费。

3个月后,方舟子又因对“八卦宇宙论”创始人刘子华,运用“欺世盗名的行径”“欺世盗名之徒”“来自中国的江湖术士”等丑化性形容词汇,成为被告,被判赔偿损失费2万元。

不过,方舟子虽然输了官司,却得到了粉丝的同情,于是他趁热打铁,开始募集“打假基金”。

这一年,34岁的罗永浩未能通过教英语实现百万年薪的梦想,又因“老罗语录”已成“网红”,遂从新东方辞职,创办了牛博网。后经人介绍,拉方舟子入驻开博。

2009年1月,罗永浩的牛博网被关闭。期间,方舟子因不满罗永浩对自己的发言屏蔽,几番争执,结下私仇。


同年,新浪微博兴起,方舟子便很时髦地把发言阵地,转到了微博,开始寻觅下一个“猎物”。

05

2010年,年薪过亿的“打工皇帝”唐骏,和他的自传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成为热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