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不要小看牛马之间的羁绊啊”,都市人把村里的牛捧成新晋萌宠了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5-26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南方水牛(耕牛))

在这股讨论风潮推动下,就连一些养牛博主过往发布的古早视频也开始重新翻红。

各个相关评论区把牛夸得天花乱坠,甚至让许多没接触过养牛的年轻人也看得心痒痒:

“别说了,再说下去我都想下单一只牛了。”

严格来说,网上走红的不少养牛博主应该被称呼为“宠牛”博主更合适。

他们并不像专业养殖场那般,以肉牛出栏或者培养耕牛等常规利益为目的,进行单纯的饲养工作。

而是靠着对牛无限溺爱的反差,收获了大量关注。

比如前文举例的百万点赞视频里,博主 @月亮的忠诚信徒(看牛中) 就自述妈妈让她带着家里的小牛去干活,但她心疼小牛,只想让牛呆在树荫下吃草。

(图/@月亮的忠诚信徒(看牛中))

身为牛马的打工人网友们看不得同类能如此轻松,让博主之后记得带牛去犁地干活。

结果博主回复: “没地犁了,我昨天锄完了。”

(图/社交平台截图)

宠牛博主们以年轻人居多,有的是因为家里开养殖场需要人手帮衬,子承父业地开始养牛。

有的则是因为生活在农村,家里长辈有耕地需求或者把养牛当副业,自己有空时帮把手。

长辈们的期待,是年轻人像牛一般勤劳能干地把牛养好,分担家里的劳务。

牛确实养得不错,但是按照宠物的标准来养的。

博主 @勇锅(奶糖) 买下邻居家牛生的小牛犊,原本指望它长大后耕地干活,但养出了感情给它起名“奶糖”。

后来的一切命运,都从起了“奶糖”这么可爱的名字时就已经注定。

博主逐渐放任它凑到厨房案板边讨要吃的,天冷了让它进屋烤火取暖。

上山做农活时喊奶糖一起跟着,但不是为了让它干活,而是喊它一起上山玩。

临走时博主还自己背一大筐鲜草下山,以备奶糖回家后还想吃。

牛长得快,一岁的牛就能长到人胸口高度,奶糖的体型看起来早已远超博主本人。

网友们都说奶糖可以下地干活了,但他坚持说“奶糖还小”。

到后来博主默默买了犁地机,而原本被寄予耕地厚望的奶糖只负责在一边撒欢。

画面看起来相当倒反天罡,主人在前头推犁地机满头大汗,牛在身后蹦跳旋转,累了倒地就睡。

(图/@勇锅(奶糖))

许多网友看了他的视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牛来也能像小狗那般活泼。

跟着主人出门玩时,也会像小狗那样兴奋得一路小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