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她知道诺贝尔奖颁奖大会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时,她恳求大会主席取消宴席,她说:“你们用这些钱只宴请135人,而这笔钱够15000人吃一天。”宴会被取消了,修女拿到这笔钱,同时还拿到了40万瑞币的捐款。那个被所有人仰慕的诺贝尔奖牌也被她卖掉了,所得售款连同奖金全部献给了穷人。对她来说,那些奖牌如果不变成钱为穷人服务就一钱不值。
从1928年德蕾莎修女只身到印度到1980年,她的同工超过了13.9万,分布于全世界。她的同工没有任何待遇,连证件都没有,他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牺牲和奉献。
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
但是,她一生却坚守贫困,她住的地方只有两样电器:电灯和电话。她的全部财产是一尊耶稣像、3套衣服、一双凉鞋。她努力要使自己成为穷人,为了服务最穷的人,她的修士、修女们都要把自己变成穷人,只有如此,被他们服务的穷人才会感到尊严。在她看来,给予爱和尊严比给予食物和衣服更为重要。
她在全世界的127个国家有600多个分支机构,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发展慈善机构,仅在1960年一年内,她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儿童之家。
但是她的总部只有两个修女和一台老式打字机。她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来访者总是在她的工作岗位上:平民窟、弃婴院、临终医院、麻风病院、收容院、爱滋病收容所……在她那里服务的有银行家、大企业家、政治家、大学生、演员、模特、富家小姐、美国加州州长……
台湾大学校长李家同也千里迢迢去那里,做了他一辈子没有做过的事情:洗碗、给病人穿衣服、喂水喂饭、洗衣服、送药、搬运尸体……之后,他写道:“现在我才知道,我一直在躲避着人类的真正穷困和不幸,其实我从来没有真正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