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公园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汇聚优秀的产品报道、评测视频和高质量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公园

易瞳科技 CTO:我为什么将核心产品开源?

极客公园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9-01 20: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Steve 曾经做过一件艺术品,现在收藏在奥斯汀艺术博物馆中。下图中的 Installation 叫「License To Sit」,是一个需要付费买 License 才可以使用的椅子。就像付费软件一样,这个椅子会在快到期时提醒你付费,否则,一旦过期,弹出钢针,强行终止椅子能提供给你的「坐」的服务。这个艺术品很好玩,可以使我们思考当数字世界里的规则被运用到物理世界时的一些搞笑的情况。

看着这把椅子,回忆起第一次遇见教授的那段对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个考量已久的决定其实早有渊源,潜移默化中浑身已经淌满了开源的血液。

送到极客手中

最近,我们决定把自己还不完善的工程机 VMG-PROV 作为一款开源硬件投到市场中来。

这一举动,我认为,有奉献性的因素也有自私的原因。

我们确实解决了一些智能眼镜上的问题。开源的目的在于,希望同行和有志向的极客通过对 VMG-PROV 的拆解和研究,可以不再重复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轮子就在这里,不需要重新发明它了。另外,我们做的智能眼镜不同于 VR/AR,稍微超前了一点。为了尽快做出理想的产品,我们这个二十人的小团队还需要更多能人的帮助。当我们把 VMG-PROV 开源后,我们希望尽快地暴露出现有产品的所有问题。同时让有共同指向的极客们可以一起和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完善这个产品。开源一定是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一个小有成就的极客不应该总想着如何用那不完善的「小秘密」去赚钱,而应该思考怎样让大家参与进来尽快把东西做好。

我们希望把 VMG-PROV 交付到正确的极客手中,这意味着这代产品不是消费者级的,甚至不是开发者级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极客版」。我们希望把他卖给有开源血液,想探索数字视觉,并且具备相应能力的极客。看到这里,我想各位读者对于该不该买 VMG-PROV 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判断了。

为什么选择视频透视?

VMG(包括预售中的 PROV 和研发中的 MARK 两个版本)是一款开源的头显,是一个探索介导现实(和数字视觉)的工具。我们认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都是数字视觉的一种体现。因此,VMG 首先要能将 VR/AR 通过视频透视技术同时兼容在一个头显上。之前写了一篇关于智能眼镜的小文章里面也提到,从 AR 往后发展,到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或是介导现实(Mediated Reality),视频透视是必须跨过的一个坎。

常常有人问我,市面上光学透视方案这么多,而且大家都在做光学透视,为什么你们要选择视频透视?我说,不是我选择了视频透视,是视频透视选择了我。

在进实验室之前我是学 FPGA 的,因为这个,Steve 让我用 FPGA 去攻克智能眼镜上一些 GPU 跑不动的算法,出成果后,我和一个学长去 SIGGRAPH 展会上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让人脑洞爆炸的展会上,我和学长在聊天中各自认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回到实验室后,我主要搞视频透视和相关的软件,而他就开始研究光学透视的东西了。视频透视(Video See-Through,或 VST)和像 HoloLens 这样的光学透视(Optical See-Through,或 OST)各有优缺点。下面,我以 AR 应用为例,大概归纳一下两者主要问题的比较。(学术界里关于两者的比较很透彻,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阅相关论文。)

视频透视(Video See-Through,或 VST)和像 HoloLens 这样的光学透视(Optical See-Through,或 OST)的比较——

1. 关于叠加效果和显示视角(VST 完胜)

光学透视通过特殊的设计将数字画面投射到半透明的显示装置上,因此呈现出来的遮挡效果(Occlusion)不够完美。看过 Magic Leap 年初发出的眼镜大专利的各位知道,他们花了至少 7 大页的内容来描述他们复杂的光路设计来减缓这个遮挡问题。光学透视的光路设计很复杂,想做出小型的大视角效果基本没戏。试过 HoloLens 的人(约 40 度)就能感受到我说的视角小是一种什么感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