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无论跟谁相处,不问不答,不求不助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5-19 20: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人际交往中,谨记什么样的忠告可以减少麻烦?


有个高赞回答这样说:不问不答,不求不助。


深以为然,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际困扰其实就源于过度介入。


别人未曾提问时,就主动给出建议,别人还没明确求助时,便擅自插手援助,结果最后不仅引发反感,还给自己徒增了诸多烦恼。


与人相处,要想彼此舒适,长久和谐,就得尊重他人边界,非请勿动,非求勿援。


01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拯救者情结”。


是说一个人在关系中总是习惯性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上,主动提供帮助,即使对方没有明确请求。


甚至忽视对方的真实需求和意愿,强行干预,指点对方的人生。


曾国藩年轻时就是如此。当时他在京城为官, 常常以“家族拯救者”自居,隔三岔五就写信教导远在家乡的弟弟们。


不仅在未经询问时就帮他们规划他们的科举,指导他们的从军路径,作战战术,还自作主张安排他们的生活。


要求他们必须严格管理族田、祠堂,甚至具体到“每日清晨巡查一遍”,并且要他们每日都写一篇修身日记。


这一系列的干涉让弟弟们很是反感,私底下抱怨连连。


后来,弟弟们实在无法忍受,便联合写信给他表达不满,指责他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还特地提醒他“兄勿复为弟画策,弟自有分寸”。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觉得自己的人生经验无比宝贵,于是不管别人是否真的需要,就自顾自地给别人提建议,出主意,以为自己是为对方好。


却忘了人心各异,每个人处境不同,想法不同,你的经验未必适用,你的方法未必有效。


随意介入他人因果,贸然干涉别人课题,最后只会扰乱因果,反噬自身。


电视剧《国色芳华》中,女主何惟芳机缘巧合下被一个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女子救了之后,两人便以姐妹相称。


之后,何惟芳给这位女子取名秦胜意,并收留了她,还教她识字,带她做生意。


然而时间久了,何惟芳却在不知不觉中,过度介入了秦胜意的生活。


秦胜意没什么崇高伟大的追求,一心只想找个情投意合的人嫁了过安稳日子,何惟芳却用自己的前瞻思想给她各种灌输,强行劝导她女子不一定要嫁人。


秦胜意的前夫多次来纠缠找秦胜意复合,何惟芳每次总是先冲出去应对。


哪怕后来秦胜意自己已经有所动摇,有了复合的念头,何惟芳却依旧越俎代庖按照自己的意愿帮她挡退前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