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流程工业
“PROCESS 流程工业”多年来致力于为中国石油、石化、化工、制药、环保水处理等流程行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媒体信息交互及传播服务,已成为中国流程工业领域领先的工程工艺设计期刊、工程设计人员的参考书籍、核心管理阶层的必备读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流程工业

人民日报评“低价中标”:打击整个制造业!到底谁的错?

流程工业  · 公众号  ·  · 2017-06-07 17: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低价中标 ”谁的错?

“低价中标”现象之所以出现,和 法律法规执行不严 监管机制不完善 有一定关系,而从根源上讲,是 鼓励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不足 导致的。

当有的企业每年拿出很多利润来搞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时, 个别企业靠偷工减料、假冒仿制也能同台竞技,甚至竞争成功。 长此以往,就没有企业愿意花精力搞研发和创新。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对整个制造业也是一个打击。

解决之道,自然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让企业拿产品质量说话,让过得硬的产品叫得响、站得稳,从而为制造业大国打下产品质量的基础。

局面能否扭转?

令人慰藉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 靠偷工减料甚至假冒伪劣来获利,空间正日益逼仄。

一方面,目前,随着监管部门从标前、标中到标后的全流程监管,招标投标活动逐步规范化,通过低价中标进而谋求灰色利益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

相反,一些低价中标的企业经常由于利润极低,造成交期延迟,且无法保证质量,让招标方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在工程领域,有人将这一现象戏称为 “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 点击阅读:工程低价中标后果: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在产品质量上不愿意投入的企业,生存也将愈发艰难。

我们应该顺应和把握好这一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的趋势, 使现行法律规定更具可操作性,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守法企业一路绿灯、违法企业处处受阻,让企业主动对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质量应是企业立身之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