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高管会
一群浪漫的IT高管 宗旨:真诚互信 创新求实 分享互助 融合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T高管会

真是太贱了,这是美国最成功的一次抢劫

IT高管会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8-20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但是在拜登的威逼利诱下,蛙积电就有近2000名骨干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以及狗,登上飞机,陆续直飞美国工厂。

相关精密设备也开始陆续运了过去,蛙岛工程师正在拆卸设备进行打包。

美国是想要陆续搬空蛙积电......

因为伴随中国大陆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亚太这条线,美国明显是守不住了。


蛙积电跑到美国后,遭遇了一连串的暴击。

首先,是人力成本的重大困境。

在中国蛙岛,蛙积电给当地的工程师平均年薪约为200万新台币, 折合6.7万美元。

而在美国,这个数字完全不具备吸引力,根本招不到人。
根据招聘平台的数据,到美国后,蛙积电招聘美国新手工程师的年薪调整为11.8万美元,但招聘工作依然困难重重, 因为2021年美国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是15.6万美元。


再加上美国本生就不是芯片产业集中的地区,所以最近10年来,高通、英伟达、英特尔和AMD都不断的扩大在中国蛙岛和印度的工程团队, 因为美国的工程师又贵又不好找。

结果蛙积电反其道而行之,哪里成本贵往哪里跑。


那怎么办呢?

于是蛙积电就大量的从蛙岛调工程师过去,结果高通等企业欣喜若狂,蛙岛的工程师过来,他们就开始用至少2倍年薪挖人。

你想想工资翻翻多有吸引力,于是蛙积电大批的工程师被挖走了。

这真是让蛙积电欲哭无泪。


不仅如此,在蛙岛,工程师是24小时轮班倒的,很多员工都会随时或者在节假日都被叫去处理紧急工作的情况,被很多供应商称之为半军事化管理。
而这在美国是不现实的,人家下班后手机直接关机了,找人都找不到。

也就是说,蛙积电搬到美国,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人力成本至少上涨了3倍,还招不到人.....


蛙积电面临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供应链危机。

就如同全国的手机厂商,在过去为啥都喜欢扎堆跑到深圳来开厂?

深圳的人口贵,租金也贵,如果到内地去,成本刷的就可以至少降一半,那为啥还是选深圳?

因为深圳形成了 电子产业的聚群效应 ,几乎绝大部分的配套元器件都能在深圳和周边找到,跑到其它地方去开厂,不仅找不到配套供应链,连相应的工程师都找不到。


同样的,蛙积电在蛙岛地区能够快速成长, 是因为东亚地区,尤其中日韩就是全球的芯片产业的核心聚集地区 ,EDA软件、芯片设计、生产设备、半导体材料、芯片代工、封测这六大环节中五个环节集中在亚太,配套产业全部都在这里。

现在把研发中心搬到了美国,这里啥都没有,等于所有的环节全部脱钩,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所有的配套设施与相关检测,要从美国拿回东亚来完成。

这就好比如我在北京工作,非要把舍近求远把家安到深圳,每天坐飞机到北京去上班.....


还不说美国盖工业园区成本又高,效率又低,参考马斯克在上海开超级工厂仅仅用了9个月,而在德国的工厂搞了4年才勉强完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