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eRMB也不会完全杜绝地下经济中的非法交易,因为犯罪分子肯定会使用美元或欧元、金链或有价值的艺术品等替代手段来结算交易。(超过一半的实体美钞,特别是100美元面值的钞票,都在美国境外流通
[1]
,通常起到帮助其他国家地下经济运作的作用。)
我认为尚未公开讨论过的eRMB的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有可能改变中国的银行与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博弈与较量。
蚂蚁集团、京东和百度等数字企业集团的崛起为中国家庭和企业创造了巨大价值。比如当今的中国家庭可以通过数字金融平台获得各种各样的共同基金产品,其便利程度甚至连美国人都尚无享有;而数百万以前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家则无需抵押就可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
有能力提供此类贷款反映了大型科技公司的优势,它们不仅可以观察一家小微企业在线业务的收入增长,还可以观察到许多“软信息”,例如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评论以及产品退货率。这样的数据(银行通常是无法获得的)使大型科技公司可以生成较高质量的信用评分。大数据还使大型科技公司能够在处理信贷申请、分配贷款和收取还款方面,比银行更便宜、更快捷。
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最近开始越来越担心大型科技公司会滥用这些优势。在资金管理和贷款等金融服务领域里市场份额一直在输给数字巨头的传统银行,或许正在为针对数字公司采取了更强硬立场的监管机构暗中喝彩。
在eRMB的可控匿名机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将获得与数字巨头公司类似的能力,来获取与追踪各类银行原本看不到的信息。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仍将缺乏例如客户评论等其他信息,但其收集的收入与支出增长的数据在某些方面将优于大型科技公司的数据,因为它将包括一个企业在整个经济体中的交易历史。这使中国人民银行原则上也能够估算潜在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并以低成本或零成本的方式与各类银行共享由此产生的新的信用评分,从而使这些银行也能够向以前缺乏相关信息、无法触及的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这可能会降低甚至消除大型科技公司(相对于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
虽然eRMB在如何帮助人民币提升国际化程度方面也有许多期望,我判断数字人民币最终在国际上的使用程度,与现在的人民币形式一样,将取决于几个因素。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将有更多的交易以人民币结算。中国国有企业可以坚持以人民币结算部分国际交易,而中国人民银行也可以签署更多使用eRMB的互换协议。而中国资本管制的强度以及可供国际投资者买卖的人民币计价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将限制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反之,同样的逻辑表明这些领域的进一步改革与开放则可以促进eRMB在国际金融与贸易中的采用。
美国政策也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因素。例如,美国政府可以引导或阻止美国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但是,美国经常通过利用美元的全球特权地位实施的各种跨境金融制裁,可能会促进包括人民币在内的美元替代品更早出现。
总而言之,eRMB本身不一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提高。它的主要影响可能是改变中国国内银行与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相对力量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