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扎克伯格会再起杀心吗?Facebook 的前世冤家 Snap 终于要以200 多亿美金估值 IPO ...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1-27 16: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所谓的每用户价值,是指用某公司的近期市值或估值(包括推测性估值),除以该公司目前的月活跃用户数,最后得到的数值(其实也就是市值或估值与用户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在理想情况下,“每用户价值”的高低,应该可以大抵反映出该公司在业界的真实地位,同时也能反过来证明该公司估值的合理性。但有时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罢了。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我们将某公司在“每用户价值”这份排行榜上的排名情况,与该公司在其他方面(譬如用户增长潜力、变现能力等等)的排名情况进行比照,往往会得出以下结论:

一、该公司在各方面的排名都较为一致,所以估值是“名副其实”;
二、该公司在“每用户价值”上得分较高,但在其他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却表现欠佳,这种情况下,其估值可能要适当调低;
三、该公司在“每用户价值”上落后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同行,但在其他方面却反超对方,这种情况下,其估值可能要适当拉高。
按照这一衡量方式,我们认为: 200—250 亿美元的估值对 Snap 而言是合理的。
首先来看看 Snap 与其同行们(均活跃在美国市场)各自在“每用户价值”排行榜上的表现。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方面我们采用的方式是:

一、对于该表中的已上市公司(Facebook、Twitter 和 Line),我们是用其在 2016 年 11 月 17 日的市值除以同期的月活用户数;

二、对于该表中已被收购的公司(Whatsapp 和 Instagram),我们是用其被购当日的估值除以同期的月活用户数。不过,Viber 是个例外。由于缺乏关于其被购当日之估值的准确数字,我们认为:用其 9 亿美金的被购价除以被购同期的月活用户数,这样得出的“每用户价值”是相对合理的;

三、该表中有两家仍独立运营且并未上市的公司,一是印度即时通讯类社交创企 Hike,二就是本文的焦点 Snap。对于 Hike,我们是用其在今年 8 月份融资时的估值除以同期的月活用户数,而对于 Snap ,由于距其上次融资已有半年有余,我们决定:既然明年 3 月份 IPO 时该公司的估值将在 200——250 亿美元之间,我们不妨取其中间值,以 225 亿美元除以最近的月活用户数(保守估计在 2.25 亿人上下,到了明年 3 月该数字可能会突破 3 亿),这样得出的“每用户价值”也应该是相对合理的。

言归正传。从这份榜单上我们能看出,Snap 的排名仅次于 Facebook 和图片社交平台 Pinterest 。那么,它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是否也堪称优异?
跟 Facebook 我们就不比了,目前它在很多方面仍然是龙头老大;Twitter 、Whatsapp 和 Instagram 也可以弃之不理,因为前者已经快成历史,而后两者则是 Facebook 用来追逼 Snap 的两枚棋子——尤其是 Instagram。

扎克伯格当年收购 Snap 被拒后,把打压这头小牛犊的重任都押在了 Instagram 身上,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近年来 Instagram 一直跟在 Snapchat 屁股后面抄袭得不亦乐乎,但却始终没抄出多大明堂。

总之,无论是在“每用户价值”上,还是在变现能力以及用户增长前景等方面,这些竞争者都要在 Snap 面前甘拜下风。它们的估值都动辄高达十几亿甚至 100 多亿美金,那么处处比它们高出一截的 Snap 估了个 200 多亿,很过分吗?

这是跟排名落后者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果。如果跟排名领先者——也就是 Pinterest——进行多方面对比的话,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 Snap 认为自己只值 200 多亿美金,可能有点过谦了。

通过采用马赛克算法(Mosaic algorithm),我们对 Snap、Pinterest、Kik Interactive 和 Hike(后两个基本就是来凑数的)这四者在发展势头、市场表现以及未来“钱景”等三方面进行了打分,其中,在评估“钱景”时,我们考虑了各公司的融资历史、投资者质量、可能的亏损额以及进行过的重大交易和曾经缔结的重要伙伴关系;而在评估发展势头时,我们考虑了四者各自的招聘历史、社交界数据、网站流量史以及新闻界对各自的关注度。结果我们发现,Snap 在这四者中综合得分最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