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订单则是一个比较纯粹、能代表企业实际需求的指标
在利润增速高波动失真的背景下,有没有更前置的财务指标可以评估真实的企业需求变化?
我们认为,【预收账款+合同负债】近似能够表征企业的【订单】情况,这是企业“流动负债”中的两部分。
其中,“
预收账款”可能
涉及合同签订前的款项(如诚意金),而“合同负债”需要以合同成立为前提(履约义务)。这两个指标合并,可以理解为企业接收订单意向的预收款项,因此其金额与趋势变化可以部分解释为企业未来要交付的商品或服务规模,是订单的追踪指标。
其中,合同负债是 2017 年新收入准则(CAS 14)引入的概念,指企业因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承担的转让商品或服务的义务。
其特点包括:1、履约义务相关性:必须基于已签订的合同且对应明确的履约义务(如商品交付、服务提供);2、确认条件:不以是否实际收款为前提,只要合同中存在履约义务且企业有权收取对价即可确认。
25 年一季度,A 股非金融一季报,合同负债+预收账款金额 5.7 万亿,约占营收规模的三分之一(营收 14.5 万亿)。其中,合同负债已占据主要位置(5.6 万亿),预收账款仅 1462 亿。
我们可以从 A 股整体的资产负债率看下企业近半年的经营预期变化——
今年一季报 A 股经营指标中存在一个比较显著的转变,即资产负债率结束了近年来的下行趋势,转而企稳回升。
这意味着企业去杠杆最剧烈的阶段过去,考虑到现在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并不高,我们认为这代表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转向稳定,并且结构上显示部分新兴/高端制造业已经开始率先加杠杆。
下图右显示,杠杆率的抬升主要是企业“无息负债率”的贡献,而“有息负债率”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