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圳的“机器人谷”概念,该区域位于深圳南山区,汇聚了大量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企业,包括大疆、优必选等。文章还分析了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优势,以及“机器人谷”成为深圳科技创新新地标的原因。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深圳南山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和其他相关创新政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机器人谷”概念及其地理位置和主要企业
“机器人谷”位于深圳南山区,包含大疆、优必选等众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企业。该区域依托西丽大学城发展,是深圳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
关键观点2: 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优势
深圳汇聚了大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拥有强大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一些指标显示,深圳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明显。
关键观点3: “机器人谷”成为深圳科技创新新地标的原因
“机器人谷”不仅代表深圳在机器人行业的领先位置,还是深圳科技创新模式转型升级的里程碑。该区域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拥有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完善的创新生态链。
关键观点4: 南山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南山区是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拥有众多上市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是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理想选择。南山区的创新政策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正文
第一,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天工机器人夺冠。天工机器人的最大股东、是总部位于深圳的优必选。
第二,各大央媒纷纷聚焦深圳“机器人谷”,这个概念瞬间在全国刷屏。
至此很多人才意识到: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不仅走在全国前列,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比如优必选,是中国第一家严格意义的机器人上市公司,还是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完成从小扭矩到大扭矩的伺服驱动器批量生产的公司。
截至2024年6月底,优必选拥有2450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其中逾450项为海外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近60%,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同样诞生于机器人谷的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底在港交所上市,被称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它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为13%。
据统计,深圳汇聚了2267家人工智能企业和1000余家机器人企业,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国有37家企业上榜,其中有7家深圳企业。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而深圳又是中国在这一领域实力最强的城市。
机器人谷出现在深圳,不是偶然的。
在中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企业排行榜上,深圳企业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有3家企业进入全国前十,而且全部进入了全国前五。
深圳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抢得先机,跟深圳产业链完整、创新实力雄厚密切相关。
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看以下几个指标:
1、每年科技研发投入的金额;2、科技研发投入金额占GDP的比重
(投入强度)
;3、发明专利数量;4、PCT专利数量。
深圳2023年科技研发投入达到了2236亿元
(各地2024年数据尚未公布)
,无论是投入金额还是投入强度,都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深圳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授予量也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深圳的PCT专利数量,则高达全国的四分之一,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公布的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行榜上,“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二。
从国际通行的、衡量科技创新实力的四大指标看,深圳不仅稳居中国科技创新的第一阵营,还是“中国科技第一城”的有力竞争者。
而“机器人谷”,也正在成为深圳科技创新的新地标,城市的新名片。
机器人谷在深圳的诞生,不仅仅事关机器人行业,它还是深圳科技创新模式“转型升级”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