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人民币在试验区域的实践探索情况。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和使用频率提升,应用场景愈发丰富和多样化。人民银行持续部署,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多地成绩单亮眼,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拓展至多个省市地区,并推出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产品。国有大行加紧部署,对数字人民币资产进行查询并回复。文章还包含免责声明和媒体合作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数字人民币实践探索丰富,认知度和使用频率提升。
数字人民币在试验区域的实践探索愈发丰富,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度提升,使用频率稳步增加。
关键观点2: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多样化,覆盖众多领域。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愈发多样化,涵盖了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
关键观点3: 各地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各地根据地方特色与需求量身定制实施方案,实现了因地制宜的良好成果。
关键观点4: 人民银行持续部署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
人民银行持续关注和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应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关键观点5: 多地数字人民币成绩单亮眼。
多个地区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北京市和苏州市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正文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拓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并推出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预付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信贷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等产品。
7月26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4)》显示,各地区不断释放科技赋能金融创新的潜力,围绕数字人民币应用、金融产品研发、监管手段创新等方面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
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4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余剑与会时介绍,北京市持续加强金融数据与政务数据的整合应用,提升银行信贷识别和投放能力。
例如,全面推进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试点应用,已落地线上线下场景近68.6万个,今年实现数字人民币税费缴纳场景全覆盖,部分地区以数字人民币形式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发放工资。
日前,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5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显示,北京市鼓励在押金托管、租金监管中使用数字人民币。
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7月份也发布数据显示,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截至6月末,苏州市累计落地场景118.82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950万个、开立对公钱包91万个;本年累计流通业务金额达12880亿元;本年新增发放数币贷款31364笔达1844.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