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用户通过拼车可以减少出行成本,但是公司对司机并没有补贴、固定工资,所以不会赚钱。
2.因为不会赚钱,所以没有用户会变成专业的“拼车司机”。
3.BlaBlaCar作为平台,其盈利方式跟Uber和Airbnb很相似,收取大约15%的服务费。
它有点类似于把滴滴中的顺风车功能单独拿出来做了一个App,这恰好符合原本共享经济的“原教旨”:
第三方平台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资源,让陌生人物品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使用者都能从中获益。
共享经济的核心在于激活“闲置”的价值:闲置的车座、闲置的卧室。而当前所有批量生产的单车、专业的拼车司机,都不能称为已存在的、闲置的资源。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BlaBlaCar没有在饥饿的竞争中选择用利益诱导拉拢更多用户,而是希望用户在拼车中获得除了是低成本出行,更多的是不一样的出行体验,因此,打造一个基于信任的社区,是公司的主要目标。
其实从BlaBlaCar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社区的概念。BlaBla在法语中是闲聊的意思。在用户在注册时有两个选项,选择Bla,代表不太爱聊,选择BlaBla,则代表特别爱聊。公司的期望就是能让人们在搭顺风车时能找聊得来的人,让低成本出行也能有很好的体验。
在注册阶段,公司会对用户进行仔细审核,因此在订车的界面上,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司机的驾龄、职业、兴趣爱好、有多爱聊、是否抽烟,同时也能看到其他拼车用户的评价、社交账号情况、此前拼过多少次车——如果说Uber和滴滴依然是在解决出行问题,那么BlaBlaCar则像是一个O2O的社交平台。
这些信息为用户之间提供了更多信任,公司对11个国家18289位用户进行调查,用户对BlaBlaCar上拼车司机的信任度仅次家人和朋友,达到88%,远高于同事、邻居和社交平台。
不过,虽然这家公司覆盖面积已经多达22个国家,却刚好没有中国、美国和日本。
BlaBlaCar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