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共厕所服务市民,属于市政工程,毫无疑问是政府职责。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在资本主义的德国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德国政府在公厕上采用的是市场运作模式,政府只作协调,这就给市场发挥提供了空间。
1990年,柏林市公共厕所经营权拍卖会上,一个青年人对政府说:你把这个厕所包给我,我敢接,而且承诺免费提供。当时,在场的的竞争对手都认为这个人疯了,竞争者替他算了一笔账,即便是按每人每次0.5欧元的高价收费经营模式来计算,一年下来,这个年轻人也得赔100万欧元!
由于这是一个“死定了”的项目,没有竞争者,这位年轻人只需要向政府交很低的管理费就拿下了全柏林的公厕经营权。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就是德国后来著名的“厕所大王”瓦尔。
正如瓦尔的竞争对手计算的那样,如果瓦尔建设的厕所收费的话,即便收取0.5欧元这样高昂的价格,也必然亏损。这就是说,向用户收取费用,是不切实际的商业模式。
那总得有人为公厕埋单吧?瓦尔承诺了放弃政府补贴,那还有谁可以付钱呢?
在与政府谈判过程中,瓦尔要求政府把公共厕所的广告经营权一并交给他。
由于瓦尔给政府了足够大的“帮助”,政府很愉快的把广告经营权给了他。于是,瓦尔的公司便把柏林的很多厕所外墙设计成了广告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