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互联网等模式,主要包括(p2p网贷、虚拟货币、众筹模式、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银行、电商小贷、金融服务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发布的内容也请转发到朋友圈。本账号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对真实性不负责,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金融

【观察】一旦ICO被取缔,除了薛蛮子和李笑来,还有谁会受伤?

互联网金融  · 公众号  · 互联网金融  · 2017-08-29 09: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虚火过旺,监管部门或重拳出击


ICO的井喷神话正在引发监管层的重视,据财新报道, 中国有关监管部门准备对ICO采取行动,在监管、法规体系准备好将ICO纳入之前,甚至不排除直接取缔的可能。

此前,上海突击检查某区块链峰会就被视为监管层对ICO项目加以关注的信号。而在8月24日,银监会首次针对虚拟货币筹资做出规定。银监会起草了《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指出: 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虚拟货币等名义筹集资金的行为,应当进行非法集资行政调查。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

这起热潮也正被其他国家和政府关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不久前正式确认,他们正在研究加密货币ICO监管。在声明种,SEC称自己对ICO构成的风险表示担心,包括价格虚高以及强买强卖。

英国的监管机关选择的是密切关注ICO相关活动,把ICO纳入金融科技“沙盒机制”,而非全然禁止。瑞士和新加坡则将加密货币定义为资产,而不是证券或者说支付工具。日本则在今年四月承认了比特币的合法性。

今年7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撰文称,ICO项目往往处于技术孵化阶段,商业模式还未成型,加上技术的颠覆性和开创性很强,监管者难以像IPO上市审批一样,对ICO项目的前景和价值做出专业、合理的评价。

姚前表示,作为新兴事物,ICO要获得法律上的明确定位和建立完整成熟的监管框架,还需要一段很长时间。而这种不确定性,恰恰是ICO长期面临的最大政策风险。




作者:李墨天

来源:全天候科技(iawtmt)

未央精选

行业时事

首批获备案登记的网贷平台出现 比特币价格突破3万元人民币大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