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满屏文字里,反而是一行不带情感的信息掀起了舆论的浪潮: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为什么3nm能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振芯荟联合创始人张彬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芯片制程技术对于手机芯片性能至关重要,从28nm的智能手机到5G手机的7nm及以下制程,每一代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从成功流片的企业名录来看3nm的地位——小米是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
从投入成本上看,设计28nm芯片的平均成本为4000万美元;7nm芯片的成本约为2.17亿美元;5nm为4.16亿美元;3nm芯片整体设计和开发费用则接近10亿美元。为了这颗芯片,截至今年4月底,小米已经在研发上砸了135亿元。雷军还称,目前相关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雷军这样形容小米的付出:“这个体量,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在行业前三。如果没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玄戒走不到今天。”但他也坦言,面对同行在芯片方面的积累,小米芯片也只能算刚刚开始。
张彬磊也认可这一说法。他提出,小米造芯还只是开始。不过,小米一口气把制程拔到3nm,业内都很惊讶,毕竟3nm工艺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小米能在今年量产这个芯片,说明公司其实3年前就拿到了3nm工艺的开发工具,团队才能够去设计这个产品,并在今年推出芯片产品。
至于为何做此选择,在张彬磊看来,随着5G手机的普及和未来6G通信技术的迭代,先进的制程工艺成为手机芯片的关键。目前来看,国内的7nm工艺虽然相对成本较高,但商业逻辑成立,仍能生存。但若要提升竞争力和性价比,必须接受并支持国内供应链的发展,即使这意味着支持成本更高、性能有待观望的产品。如果仅停留在7nm,可能会在技术迭代后被淘汰。小米选择3nm工艺,给后续优化留出了空间,也避免了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