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财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财经

爆发了!为了这1元钱的生意,数十亿资金疯狂涌入!

央视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2 19: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接到手的订单是150万辆 。

记者: 完成多少了呢?



深圳市雷克斯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泽风: 刚刚开始 前期交的订单是15000台 整个公司从深圳公司到天津公司一共增加了500名员工 流水线增加了7条流水线 。


谭伟龙是深圳自行车协会的会长,从事自行车生产30年,他的企业是当地自行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由于自行车行业的低迷,他这几年一直致力于高端运动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企业有年产500万台的产能,去年生产销售了300万台运动自行车,这已经让他感到惊喜了,更让他惊喜的是去年年底汹涌而来的共享单车订单。


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伟龙: 确实太突然了,好像洪水爆发一样,我只要做多少他们就要多少,那怕你给他一百万它都全要了,我们产能现在一月已经增加一万台了,可是他们拼命希望我们做得更多,我们工人都上班到十一个钟头到十二个钟头了,而且礼拜六礼拜天都没有休息。


自行车配件企业:幸福来得太突然 接单接得手都软


共享单车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迅速激活了一直低迷的自行车市场,自行厂配件厂商的订单也迅速涌来,很多配件厂商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接单接得都手软。


在深圳一家自行车专业坐垫厂,已经是晚上八点多,车间内工人正紧张地加工自行车坐垫,最近几个月晚上加班已经是常态。杜开山是这家坐垫厂的负责人,一向不怎么加班的他,最近经常在晚班时间来督促订单的生产。而他去年还打算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来应对低迷的市场,可今年汹涌的订单让他感觉太突然,当下产能已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深圳市益钵通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杜开山 :真的想不到共享单车这个量是我工厂接到单,真的是产能线不够,最近,富士康也在给我们谈,一个月要20万个,摩拜一个月给我们三十万个ofo一个月要给我们五十万个,订单在这个共享经济的情况下,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定单接得很手软。


现在杜开山的工厂产能已经扩大了三倍,仍然觉得产能有限。记者在采访中碰巧遇到了来自杭州一家轮胎厂的推销员孙乔,前两年孙乔被公司派到广东负责轮胎的销售,去年他还为市场销售犯愁,可是今年的井喷行情让他喜出望外。


杭州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区域经理 孙乔: 这波真正启动在年后,也就是在二月份开始才有真正的订单我们实际交货的,在接的,广东市场稍微逊色一点,广东市场接货大概二三十万台 在天津市场,小黄单车要早于珠三角市场,天津市场二月份订单已经接到了135台的订单量。



宁建军所在的公司是国内一家知名的链条专业生产厂商,本来主要生产高端汽车、摩托车、运动自行车链条,由于自行车厂家对链条的大量需求,公司也把一部分产能用来应对突然的市场变化。


桂盟链条 深圳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宁建军: 有加了一条线,之前的线是生产运动自行车的,共享单车介入后我们又加了一条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