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长期以来,技术创新始终与金融发展相辅相成。从15世纪的简单分户账开始,金融业的现状正是过去技术进步的产物。正是基于这点,从19世纪60年代的电报到20世纪的分户账数字化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造就了全球金融机构和跨境批发市场所需的现代支付、清算和结算基础设施。随着20世纪60年代ATM的问世、80年代网上银行出现以及千禧年间移动银行的迅速崛起,客户办理金融业务更加开放和便捷。但是,金融业本质上仍需通过一系列的传统中介(如经纪人、结算所和交易所),而在其他行业里,随着工作、生活、相互间交流方式的革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直接、同步。金融业的再发展取决于那些看似神秘实则重要的技术。移动电话、互联网、高速运算、加密技术和机器学习能力被糅合在一起,推动金融快速进步变化。
FinTech的未来源自其拆分银行核心职能(结算付款、到期转换、分担风险和配置资本)的潜质,而这种潜力不仅受到金融行业新晋者们(如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聚合器和智能投资顾问、P2P贷款人和创新型交易平台)的推崇,也受到某些老牌企业(已采用新技术来强化其商业模式规模和范围经济)的影响。
毋庸置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将会发生嬗变:客户忠诚度的变化可能削弱银行融资的稳定性;全新的承销方式或将影响到信贷质量甚至宏观经济动态;新的投资及风险管理模式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就是确保FinTech的有序发展,在充分利用机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社会风险。毕竟,在金融创新的历史中,“早期繁荣→出现意外后果→最终萧条败落”的例子比比皆是。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FinTech指的是技术进步推动的金融创新,它涵盖了各种新型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并对金融市场、机构、金融服务提供商产生重大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全能银行服务链条包括客户关系、零售和商业存贷款以及一系列货币、资本批发市场的众多活动,FinTech对上述各个组成部分都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