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影像人
平台主要分享经典影像诊断(Radiology,RadioGraphics杂志原文及精选编译),介绍国内外影像相关研究进展,旨在共同提高医学影像水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影像人

一文理清:脑膜强化的常见类型与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人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06 08: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1  硬脑膜强化模式图


低颅压综合征


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组以体位性(直立性)头痛和脑脊液压力降低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为自发性,也可继发于硬脊膜穿刺后、硬脊膜意外开放或手术大量脑脊液引流后。


该疾病在MRI上有五大特征性表现:硬膜下积液、硬脑膜强化、静脉结构充盈、垂体充血和脑组织下沉。其中,硬脑膜强化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阳性率最高,出现也最早,表现为弥漫、连续的线样增强,无局限性结节,常伴有硬脑膜增厚和皮层静脉的扩张,但不累及软脑膜。


图2  一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可见斜坡和小脑幕处硬脑膜增厚并强化


图3  另一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

A:脑组织下沉;B:硬脑膜强化;C:内听道硬脑膜增厚


肥厚性硬脑膜炎


该疾病是一种以脑和/或脊髓硬膜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罕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按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外伤等)两种形式,临床以头痛和颅神经麻痹症状最常见。


影像学上,T1加权上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上纤维化的硬脑膜肥厚,呈相对低信号,周围可见散在局灶性高信号。增强时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线样或结节状较均匀强化,部分有明显占位效应。如大脑镰及小脑幕同时强化,冠状位上形似奔驰车标记,称“奔驰征”。


部分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在增强MRI上可呈周围强化的模式,表现为中央纤维化增厚的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脑膜低信号伴外周活动性炎症区域强化,冠状位上形似夜间灯光下的法国埃菲尔铁塔,称“夜间埃菲尔铁塔征(Eiffel-by-night sign)”。少数患者病变累及软脑膜或邻近组织,如眼眶,鼻咽部等,造成组织肿胀或形成炎性假瘤。


图4  IgG4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A、B、C:硬脑膜增厚,线样强化;D、E:硬脑膜结节状强化


图5  奔驰征


图6  夜间埃菲尔铁塔征

A:T2WI;B:T1增强;C:3年后复查的T1增强;D:夜间的埃菲尔铁塔


肿瘤


脑膜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也可引起硬脑膜强化。最常见的如脑膜瘤,典型表现为“脑膜尾征”,指增强扫描时,延续于病灶及脑膜之间的异常信号影,与肿瘤相邻部位表现最厚,而远离部位逐渐变薄,增强后强化程度超过肿瘤本身的强化程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全球健身指导  ·  美女被人打劫,咋就如此淡定
8 年前
V保险  ·  2017,要学会这样卖保险...
8 年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万平:教育应该是温暖的 | 天下英才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