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胡焕庸:战后我国国都问题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5-15 21: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英国之国都在伦敦,伦敦之地位,偏于国境之东南,一则以其地位接近欧陆,再则亦以英国人文之经济重心,因 (应) 团结于英格兰也。


法国之国都在巴黎,及地位比较偏于北部,亦以巴黎盆地为全国财富所集中之故。


美国之国都,最偏于边缘,然就美国之地理论之,西部情形,比较荒凉,一切人文经济之中心,是仍集居于东部,华盛顿虽非全国地域上之中心,然仍不失为全国财富之中心也。


帝俄时代,彼得大帝为便利吸收西方文化起见,建都波罗的海边缘之圣彼得堡,其地位至为偏僻,且与经济富庶之区域,相距太远,因此共产革命以后,仍迁都于旧京莫斯科。莫斯科之地位,约居欧俄之中,然非全部苏联之中也;由此可见一国之国都,不必定在地域之中心,而必须位于人文经济之中心。


战后我国之国都,武汉是为各地首选,提纲挈领,堪为全国之领导。以绝对地位论,武汉虽非全国之中,以人文财富论,武汉是居全国之中也。我国版图辽阔,为任何其他国家所不及,如为积极开发边疆之故,酌量增设陪都,亦事之可行者。兰州定为西京,可作经营西北之根据,沈阳定为东京,可作经营东北之根据;广州定为南京,可作经营南洋之根据;他如南京、北平、西安、重庆,均因接近中枢,战后无须另设陪都,反致分歧也。


《国情分界线》图书目录


「作者介绍」


胡焕庸 (1901年11月—1998年4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