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宗内参
国内首档持续、系统关注及服务期货行业的专业电视节目——《期货周刊》重磅来袭!每周日17:30第一财经频道《期货周刊》,敬请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大宗内参

曹德旺开口评《美国工厂》:美国制造业“断代”的后果 | 八卦新闻

大宗内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9-18 20: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当时,他就发现美国市场上玻璃的零售价格是自己卖给美国大批发商的好几倍。 于是,在美国建仓库的想法出现在了曹德旺的脑中。
实干型的曹德旺,有了想法就开始付诸行动,美国设厂的事情马上被提上日程。 为调查国外的投资环境,他让团队做了中美税收比较分析,一张表分两栏,中国缴什么,美国缴什么,对比差多少,一目了然。
然而,他在美国开工厂的行为却被人们看作是“跑路”。 一时间,“曹德旺跑路”的新闻铺天盖地。
面对争议,这位老人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账: “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五分之一,汽油、电的价格是中国的一半……中国除了人工便宜,其他都比美国贵,尤其是税收成本。 ”他说: “在美国投资100万,企业可以赚60万,而在中国只能拿到42万,税是58万。
2013年,福耀继续在美国的几个州同时寻找80英亩以上的投资项目。 当时,曹德旺接触了好几个州: 俄亥俄、阿拉巴马、田纳西、肯塔基、乔治亚和密歇根。 最终,俄亥俄州政府说: “嗨,我们有一个通用汽车废弃的巨大工厂,有上百英亩,你要不要来看看?
就这样,1年后,由福耀投资的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地区南部莫瑞恩市的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汽车玻璃工厂,在2014年10月正式竣工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
中国人在美国设厂,面对不同的文化和工作方式,水土不服的曹德旺上去就赔了4000万美元,而中美工人互相“折磨”、磨合的艰难部分,被如实地记录在了这个耗时3年、收集了长达1200个小时的素材这部片子里,好在影片的结尾,经过尽全力的争取和努力,福耀成功扭亏为盈,活了下来。
主动放弃绿卡
“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都是小人物做的”
作为商人,外国市场的低成本自然对曹德旺有着吸引力。 但他也没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1994年,曹德旺获得了美国“绿卡”,但到了2005年,他又拿着“绿卡”跑到美国大使馆,说要把“绿卡”还了。 因为那时候他突然发现,福耀已经成了中国未来汽车玻璃行业的代名词。
“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是小人物做的,大人物真正有抱负,不能移民。 ”他在王志安的《对话》里,曹德旺说道: “我们不能移民的,曹家人移民,中国人没有玻璃。
很多人拿他和李嘉诚作对比时,每次他都表示出强烈的反感: 我跟李嘉诚不能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赚的钱也是捐掉。 干嘛拿我和他比呢? 我是实业家,我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喜怒都表现在脸上,什么也都敢说,曹德旺说自己不喜欢别人叫他富豪,喜欢企业家这个称呼,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定义有三条: “国家因你而强大,社会因你而进步,人民因你而富足,这才是企业家。
最重要的一条,曹德旺认为企业家一定要有自信,而培养信心首先要学会相信。 当初做生意刚一年就有人要分钱跑人,但自己却拒绝了,要是人都跑了,那整个国家前途在哪里。
他发自内心地认为,兴邦强国应从每个企业家做起。 “人生就像盖大厦,每天所做的事就像砖块,对企业家来说建的基础非常重要。 如果初期投机取巧,用了坏的桩,最后是做了也白做。 我能有今天的自信是相信爸妈和天下人。
正因为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为曹德旺奠定了基石。 而这些都离不开他自小的家庭教育和奋斗经历。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里家世代经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 曹德旺9岁才开始读书,却只念到14岁,后来因为家里太穷不得不辍学在家放牛。
1961年,曹德旺从学校辍学,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曹德旺开始四处打零工。 1962年曹德旺的父亲给他租了一辆自行车,让曹德旺骑100多公里到福州去进烟丝。 曹德旺说: “小时候的贫穷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磨练,我学了很多东西。 碰到过很多很多麻烦,因此我的智慧来自生活上的磨练,而不是来自书本上。
1976年,曹德旺发现水表玻璃商机,于是和镇政府提议建厂,这个提议被镇政府批准,但是他的职务只是一名采购员。 直到1983年10月,他才承包下这个一直亏损的玻璃厂,让它扭亏转盈,第一年就赚了20多万,而在当年人均的年收入才500元,挣到钱后股东有的就拿钱走了,但曹德旺一直坚持到现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