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么,中国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减少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现象?
中低收入阶层子女占生源六成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相关报道和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的个别高校,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一些学者和相关机构对某些顶尖大学生源进行了纵向的历史考察和个案研究,发现其农村生源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从而得出结论:寒门子弟越来越难以进入精英大学。
那么,这样的结论能代表全国重点大学的整体情况吗?中国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和寒门子弟的比例到底如何?由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
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对中国若干地区以985、211高校为代表的全国重点大学生源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课题组采用德尔菲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为包含多种题型,多种测量尺度的结构式问卷,其中涉及生源家庭背景的变量主要是父母职业和教育背景。
编制问卷后进行了问卷的试测,回收试测问卷77份,采用a信度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试测问卷进行了内在信度和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自编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为了尽可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推广性,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对天津、合肥、兰州三个地区的全国重点大学进行现场随机问卷调查;为了避免个案和数据的聚集性,保证受测对象的完全随机性,问卷发放和测试地点选择在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学生食堂、图书馆等地点;为了保证问卷的填写质量和受测者的配合,问卷测试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并对每一位问卷填写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物质补偿。最后,现场发放问卷886份,实际回收问卷885份,回收率接近100%。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来自农民家庭的生源占30%以上,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来自商人、国有或公有企业职工和普通工人家庭,三者之和占比在30%以上。
其中,父亲为农民、商人和普通工人的比例分别为32%、14.5%和11%,父亲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国有或公有企业职工的比例依次为8.6%、5.8%和14%。母亲为农民和普通工人的比例分别为37%和11%。母亲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商人的比例依次为3.5%、12.4%和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