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拐点已至,一场惊心动魄的财富分化运动正在中国上演!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14 15: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平均售价似乎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惊人,但是,这些年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是,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涨幅远远超过三四五线城市。 以上海为例,2016年如果剔除共有产权房和动迁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市场化的新建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内环内87547元/平方米,内外环间62265元/平方米,外环外26778元/平方米。和2000年的3000元/平方米均价相比,令人瞋目结舌。


资本市场也是财富的放大器。 2000年中国的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当时中国资本市场有1086家上市公司,年末总市值占GDP的48.48%,只有四五千亿美元规模。而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经3000多家,其中创业板从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挂牌到目前已经580家左右。2016年底A股总市值为55.68万亿元,相当于8万亿美元左右。此外,新三板已经有1万多家企业,其中95%左右都是民营企业。中国还有很多公司在海外上市,包括市值相当于1.5万亿人民币以上的腾讯和阿里巴巴。资本市场极大地膨胀了这些创业者和企业高管的财富,也让从天使投资到二级市场的众多投资者赚取了丰厚利润。



最后,如果以美元计价,由于过去十几年人民币相对美元有很大升值,中国人的财富上升更快。 按瑞信报告,2005-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约3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超过40%。即使不考虑美元计价因素,由于外贸顺差、人民币升值和结汇制度因素,央行长期释放人民币以购买企业创造的外汇,其被动释放的大量人民币也是中国资产升值和财富增长的客观基础。


结论三:中国的财富增长仍将继续,但增速正在放缓,进入“新常态”


多家财富管理机构的调研显示,中国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净值人群,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都很旺盛。每年大量形形色色的投资理财骗局,“野火烧不尽”,也反证出百姓强烈的理财需求。而对高净值人群来说,保值增值、跨境配置、家族传承、风险隔离,理财需求更加多元化。


财富管理机构的研究显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传导,全社会生产性投资的回报率不断下降;加上股市调整,楼市调控,且不少中心城市的房价在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前三季度上涨过快;再加上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加强,所有这些因素导致最近一两年中国的财富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一家大型财富管理机构认为,从管理资产的规模来看,每年的增速已经从40%、50%回到20%多,接下来可能回到10%甚至个位数增长。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明显下了一个台阶。


瑞信2015年报告预测,未来5年,中国财富将继续以9.4%的速度逐年递增,没想到第一年就下降了2.8%。


胡润百富榜去年10月发布的2016年榜单指出,“过去一年财富增长放慢速度,2016年有2056位企业家财富达到20亿元及以上,比2015年增加179位,为三年来最低涨幅,有1007位企业家财富比2015年缩水或没有变化,其中828位财富缩水,上榜企业家平均财富比2015年略有下降,从73亿下降到72亿。”



中国人的财富增长可能正在进入“新常态”,或者说,正在遭遇阶段性调整。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上升空间不大,而房价既有的涨幅过大,资本市场的估值也不低,所以说中国财富在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了,现在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消化。


结论四:中国人的财富占有存在明显结构性分化,且不断拉大


瑞信报告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这些年,全球人均财富远低于其潜力,全球财富增长正在遭遇“失落十年”;同时财富分化日益明显,2016年全球有3300万百万富翁,从人数上占全球成年人口的0.7%,却拥有全球45.6%的财富。


中国在过去十多年的财富高增长,从增长率看远超任何国家,同时也在形成明显的财富分化,无论是从地域、行业还是财富占有形态来看。比如,如果过去十几年居民的财富形态主要体现为现金和银行储蓄,财富命运就十分悲催。春节在家乡开封过年,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十多年前在县里工作时有一张1.5万元的银行存单,后来调到市里忘了这回事,今年春节前发现了老存折,取出来只有1.55万元多一点。如果以当年的1.5万元和现在的1.55万元对应的住房购买力来看,货币变成很不值钱的财富,而房子变成最值钱的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