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则广告紧扣着母亲多年默默为家为子女牺牲、无名的意象,以及子女对于母亲付出的反思及罪咎感,赚取了许多观众的眼泪。广告之所以引起共鸣,乃是因为它切中今日人们对于母亲职责的定位与认同:母亲,一个揉合着痛苦与荣耀、挣扎与牺牲的角色。
现代社会常以一个人的生产力与经济能力来衡量其价值,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情感需要与错想:必须通过工作上的成就与收入,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母亲角色
Sally Clarson在她的著作《母亲的使命》(注1)中,举重若轻的谈着母亲这个角色:“做母亲的职份是一个呼召,抓住这个呼召并以塑造家庭作为响应,是非常重要的。作法是,在每天的平凡时刻回应孩子的请求。如果我能在生活中琐碎的时刻,而对于孩子却是重要的时刻,保持正直与耐心;如果我带着仆人之心去靠近他们,那么在生命中伟大而关键的时刻,我就会有更好的机会去影响他们。”
呼召成为母亲,使我们有机会全神贯注地引导孩子成长在上帝的真理与恩典之中。
然而这是一条孤单而倍感挑战的道路。我自己与身旁80/90后的新手妈妈们,常常也会陷入这样的挣扎。有的因为觉得无法胜任母亲24小时面对孩子需求的沉重与繁琐,将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而重返职场;有的在身为母亲的过程中,不断与心目中理想的成功女性形象拉扯与拔河;少数愿意委身于家庭中的女性,却又常常无法得到今日文化的支持与认可。因今日的文化看重个人的独立与成就,而非一个人在家庭中付出的潜在价值。
在家带孩子的母亲,往往放弃自己的理想、才能与抱负,为的是成就另一个生命的成长;在职场上的母亲,因着母职的牵绊而无法全力在工作中施展抱负,又因着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内心深感自责。许多时候,母亲是爱的呼召,更彷佛是一个重重枷锁的文化符号。
呼召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