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如何建立良性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从流程操作、产品设计、风控管理的角度去探索,并对供应链金融的作用、运作手段、优劣势以及现状下的优化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提出供应链金融的根本作用是为供应链的稳定运营、降本增效,并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通过数据优化决策、系统提效执行、技术迭代优化来推动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供应链金融的基础问题
文章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应该发挥的作用、运作手段、优劣势以及现状下的优化发展等四个基础问题,并逐一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观点2: 供应链金融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不仅要提供贷款,更要基于供应链的实际需求;其根本作用在于稳定供应链的运作和降本增效。
关键观点3: 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手段
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手段包括提供流动性、参与交易结构、管理风险和承受风险。
关键观点4: 供应链金融的优劣势
供应链金融具有接触客户便利、数据收集便利等优势,但也存在涉及主体多、评估关联性强,运作流程长、管理难度大等劣势。
关键观点5: 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发展
结合当下优势技术背景,可以通过数据优化决策、系统提效执行、技术迭代优化来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发展。
正文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生产模式由一家企业负责整个产品流程的“大而全”模式,逐渐转变为“术业有专攻”的供应链生产模式,即由不同企业各自负责部分流程。这种生产模式的变化,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协同优化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生产效率。
但在供应链的运作中,由于链条众多参与者经营与资源的相互差异,它们不得不面临着不同运作周期而导致的流动性需求,以及大量存货、原材料潜在巨大市场波动的风险对冲需求等问题,进而危及供应链整体的稳定与高效运营。
供应链金融的应运而生,将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基于对供应链上交易结构、流程、要素的掌控,为满足供应链上企业由于真实贸易产生的资金和风险管理需求,提供了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了链条上企业的棘手难题。
因此供应链金融发挥的作用,是作为供应链的润滑剂,熨平不同企业的运作周期差异,确保供应链平稳运营;是作为供应链的增效剂,通过增加优势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管控风险,实现降低整体运作成本、增加效益。
供应链的掌控,通过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企业真实的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它是如何参与并运作其中的呢?归纳起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手段,我们总结为四种:即提供流动性、参与交易结构、管理风险和承受风险。
1、提供流动性
提供流动性是供应链金融最显而易见的运作手段,一方面解决供应链参与方对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全流程运营的资金缺口问题,保持供应链的平稳运作;另一方面也通过融资加快优势企业的运营周转速度,扩大业务能力,实现降本增效。供应链金融通过注入流动资金,直接参与供应链企业的流程运作中。
2、参与交易结构
供应链上的交易千差万别,从供货量、供货条件、结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催生了不同的交易结构。为更好的融入业务流程实现安全的风险管控,供应链金融通过灵活的金融产品,参与到交易结构的设计、执行和监控中,从而实现对供应链主体、流程、要素的掌控。
3、管理风险
供应链金融通过监控和对冲两种方式,执行于供应链中管理风险。首先在监控方面,供应链金融通过资金流向的监控、上下游关系了解和监管链条货物生产进度、仓储及物流情况等环节的落实,可以尽可能的规避不同主体的流动和操作风险;其次在对冲方面,通过期货、期权等手段,以合适的交易安排配合产量预期,有效管理供应链上企业在原材料、产成品上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4、承受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最“后”运作手段,是在供应链中承受风险。在“危机四伏”的金融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风控技术来尽可能的规避市场波动、操作疏漏、流动断裂以及信用风险的发生,但并不能完全幸免。供应链金融在更大范围的汇聚风险,也在通过赚取收益的方式为企业承受风险,实现风险之间的对冲,从而支持供应链条上的企业稳定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