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大数据
打造中国最专业的网络大数据科学门户网站,提供新闻动态、研究资料、测量工具、数据报告、在线测量等各项信息及服务,供IDC,CDN,ICP和普通大众共同学习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大数据

经济学人:中国或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美国

网络大数据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7-07-19 17: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计,云计算市场最近几年保持着超过30%的增速,今后仍将延续这一趋势。据乌镇智库测算,2012至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公司获得26亿美元资金。虽然这一数字不及美国同行同期179亿美元的融资总额,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总额却在快速增长。


然而,真正在人工智能领域为中国赋予无限前景的却是另外两大来源。首先是人才。微软人工智能负责人沈向洋表示,中国人不光数学好,在语言和翻译研究领域也有悠久的传统。


负责管理阿里巴巴150位数据科学家的闵万里表示,在中国找到顶尖人工智能专家的难度大于美国。但他预计,这种情况将在今后几年发生变化,因为多数重点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项目。据测算,全世界训练有素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有超过五分之二位于中国。


中国的第二大优势就是数据,这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原料”。以往,软件和数字产品主要遵循既定代码,为那些拥有一流程序员的国家赋予了优势。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一些规则越来越依靠通过海量数据提取出来的模式。可供使用的数据越多,供算法学习的资料就越多,人工智能也就越“聪明”。


中国的庞大规模和显著的多样化环境为这一模式提供了强劲燃料。只需要处理日常工作,这个国家的近14亿人口产生的数据就能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即便是在罕见疾病领域,中国也能提供足够的样本,教给算法如何识别这些疾病。


由于输入中文的繁琐程度高于西方文字,所以中国人也比西方人更有动力使用语音识别服务,从而为企业贡献了更多语音片段来改进语音服务。

数据领域的沙特

真正让中国与众不同的在于它数量庞大的网民:总数约为7.3亿。几乎所有中国网民都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这种工具产生的数据比电脑更有价值,主要因为这类设备中包含了传感器,而且会随用户四处移动。


例如,在沿海大城市,现金已经在小额消费中渐渐消失:人们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工具来完成交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