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蚂蚁金服ProtoTeam
数据前端团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蚂蚁金服ProtoTeam

前端不止:Retina屏幕下两倍图

蚂蚁金服ProtoTeam  · 掘金  · 前端  · 2017-12-08 03: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尺寸

相信大部分人对上面这个设置肯定特别熟悉,有些人可能对XP,甚至98系统的样式更熟悉(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在Windows系统下,提高屏幕分辨率一般都需要提高屏幕尺寸。

因为在固定屏幕的情况下,提高屏幕分辨率(如上图),图像和文字显示目标会相应缩小,原因是系统并不会自动根据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关系相应的调整文字和图标的大小,这是Windows系统自身的行为。

我相信,如果家里有年长的人使用电脑,肯定屏幕分辨率调的很低,因为这样文字和图标才会比较大,我家06年买的台式机就是这样。

也因此,我们很容易有一个错觉,那就是屏幕越大,分辨率就能越大(在单位面积内像素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尺寸越大,单个屏幕拥有的像素就越多,分辨率自然就越大)。

直到,苹果Retina屏幕的出现,原来小屏幕也可以拥有大分辨率。

PPI的概念

PPI,像素密度,即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目(比如:上面iPhone 7的PPI是326),PPI数值越高,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画面的细节就会越丰富。

以Retina屏幕为例,它并不是像普通显示器那样通过增大尺寸来增加分辨率,而是靠提升屏幕单位面积内的像素数量,即像素密度来提升分辨率,这样就有了高像素密度屏幕。

根据上面的分析,分辨率提升了,那么图标和文字尺寸就会变小,但是Mac的操作系统不同,它自动采取相应的模式(如Mac下的HiDPI)进行适配,将缩小后的字体(苹果一直采用矢量字体)和图标重新放大,这样苹果用了更多的像素数来显示同样的内容,所以显示尺寸仍然不变。

苹果将“高像素密度屏幕”的概念营销出一个专业的术语“Retina”,将其称为双密度显示,声称人类的肉眼将无法区分单个像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