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学堂君
阅读微刊物,一分钟读懂历史。(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学堂君

苏德战争时日本为何保持“中立”,直到二战结束都没主动进攻苏联

历史学堂君  · 公众号  ·  · 2024-09-24 10: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第一,日本畏惧苏联军力是日军没有主动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


要说到日本和苏联之间的恩怨,我们不得不提到1905的日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军公然挑战俄国的远东霸权,向沙俄太平洋舰队展开猛攻。经过激战,日军全歼俄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歼灭俄军10多万人。日俄战争不仅让日本报了“三国干涉还辽”之仇恨,也让日本树立起远东的绝对霸权。当然,日俄战争也埋下了俄国和日本的仇恨种子。

一战时期,俄军主力在西线和德军、奥匈帝国军队作战,无暇顾及远东事务。到了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日军和其他协约国的军队一起出兵干涉俄国革命,却被红军赶出国土。苏维埃政权在国内站稳脚跟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迅速开始工业化建设。对于斯大林个人而言,日俄战争的耻辱,他不会忘记。只要时机成熟,苏联一定要找日本“讨回公道”。

上图_ 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到了1937年后,苏联和日本又紧张起来。1938年,日军进攻张鼓峰,其攻势被苏军打退。1939年,日军第23师团在小松原师团长的指挥下集中兵力,向苏军展开全线进攻。苏日诺门坎战役打响。

在战前,日军对苏军实力有着相对主观的认识。在日军看来,苏军经过斯大林的“大清洗”,相当多有经验的军官被杀害或判刑,新成长起来的军官没有太多的指挥经验,这使得苏军的战斗力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再加上日俄战争中俄军的表现给日军留下了“固有印象”,这让日军认为,俄军在日俄战争中惨败而归,苏军在诺门坎战争中一样惨败而归。

上图_ 诺门罕战役 旧照

然而,日军显然低估了苏联的军力。诺门坎战役爆发后,日军刚开始还占据上风,但斯大林把朱可夫调往前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苏军以坦克为核心组成的机械化军团的反击下,日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关东军坦克师团损失大半,日军第23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日军光战死的官兵就有18000多人。日本本土的报纸不得不评论“这是日俄战争爆发以来,日军败得最惨的一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