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股备忘录
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股备忘录

榜样的力量:卡扎菲弃核,人生从此圆满!

A股备忘录  · 公众号  · 股市  · 2017-09-18 19: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二,报复美国,面临全面制裁。

卡扎菲选择了复仇,1988年12月22日,泛美103航班被炸毁,机上无人幸免,189名美国人丧生,洛克比空难对圣诞节前的美国人带来了一场恶梦


而且卡扎菲在长达10年时间里,拒绝交出两名疑犯迈格拉希和费西迈。


现在舆论场中,只谈空难,很少提及之前的空袭,这种片面引导只能引导出片面情绪。


1992年开始,安理会连续通过731号748号决议,制裁利比亚,联合国禁运给利比亚带了经济压力,1999年4月5日,利比亚向欧洲交出了空难嫌犯。


但卡扎菲的核计划并没有放弃,他还在努力,还在犹豫。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理由是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美国敢动手的原因,是确定萨达姆没有核武器。


萨达姆垮台后,卡扎菲终于决心放弃核计划,相信西方承诺,建立互信。12月19日,利比亚政府宣布弃核,弃化武,弃中远程导弹计划。


然后将核武资料和离心机运往美国,以示诚意。拿到资料前美国一直低估了利比亚的核能力和导弹能力,他们认为在短期内利比亚不可能开发和生产核武器。


结果资料到手,美国,英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研判后,吃了一惊,卡扎菲只是没有核试验而已。据说资料里有中文说明书,然后大家就把这些吃了,还有法文,英文说明书,也吃了,OK,事情就此结束。


利比亚渴望拥核的理由:


一,个人性格中的领袖欲,除了非洲老大,还有阿拉伯世界保护神。


二,官方说是以色列拥核产生的连锁反应。


三,美国军事行动的威胁。


卡扎菲弃核原因:


一,九十年代末,卡扎菲与西方有缓和,特别是英国。


二,萨达姆垮台给卡扎菲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最主要的是他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卡扎菲灭亡原因:


美国要你死,不是因为你是否拥核,而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利比亚政权必须死。


弃核之后,已无护体神功,而且在政治上多元化,想让被西方洗脑的儿子赛义夫接班,结果导致政局动荡,伊斯兰极端势力兴起,部族势力兴起,再加上北约外部打击,最终圆满升天。


卡扎菲与西方的矛盾


利比亚在君主制时期,经济和政治是符合西方利益的,石油产业允许西方公司投资,实行私有化制度。


卡扎菲1969年上台后,最大目标就是追求独立,这与当时国际环境相符合,要真正独立就必须摆脱西方殖民主义对利比亚的经济控制。


卡扎菲以前在台湾的远朋班学习过,那是作为一名国王军队的军官被派遣,中利两国1978年建交还是在卡扎菲时期完成的。


要摆脱西方经济控制,卡扎菲首先将石油公司国有化,并没收了班加西的基督教教友医院。


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他是反西方和民族主义者,但利比亚因为历史和地理原因,本身又存在着许多矛盾:

宗教和世俗


阿拉伯民族和利比亚本国利益。


非洲地区的平衡


这么多矛盾,作为卡扎菲是否有能力处理?事实上一样也没搞好。尽管在表面上,卡扎菲独立独行,从不按常理出牌,但是从弃核一事来看,他是个现实主义者,只是上当受骗了。


卡扎菲虽然有现实主义的一面,但总在幻想不切实际的远大目标,比如阿拉伯世界统一,非洲统一。


革命之后,他的偶像是埃及总统纳赛尔,但纳赛尔只追求阿拉伯团结,而不是统一。


为了实现阿拉伯世界统一,就必须推翻中东各君主制国家,而这种想法引起了沙特等国的极度担忧,也触犯了美国根本利益。


另外,在非洲统一幻想中,他想将非洲货币统一,成立一个类似现在亚投行的国际金融机构,更要命的是他想脱离石油-美元-华尔街体系。


在非洲,他以非盟为平台,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苏联存在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苏联解体后,卡扎菲这种政策就失去了客观条件,让非洲各国感觉利比亚在四处伸手干涉别国内政。


这种远远超出他个人能力之外的目标,不但引起了美国的杀心,也令曾经跟他站在一起的阿拉伯盟友感到憎恶,如埃及,最后闹到几乎在边境开战。


1977年7月21日,利比亚与埃及终于爆发武装冲突,在阿拉伯世界的极力劝阻下才没有演变成大规模战争。


八十年代,加纳,加篷,冈比亚等非洲国家先后与利比亚断交,最后连卡扎菲的非盟主席国领导人地位也被剥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