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雨水收集器,还有太阳能板供电。
小屋的内部精心设计,
结构和工艺将美学发挥到极致。
主人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工作或者是看书。
而墙壁则主要以原木为主。
设计师还特意保留了木头的纹路。
一片温馨自然的气息,
森林的味道让人特别安心,
有种回归最初的感觉。
不乏生活情趣,
用的杯子都是一样的。
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心生羡慕,十分向往?
别急,再来看看德国人的“同居式”养老:
德国姑父前年去世,只留下姑妈一个人守着一间大房子过生活。姑妈虽有个儿子,但在德国,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一天早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声说:"施密特,我们‘同居’吧?"姑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之后,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
后来才知道,原来,姑妈口中的"同居"乃是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
"搭伴养老"
。
姑妈告诉我,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于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
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但很多老人十分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于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在德国,除了老人与老人之间"同居"外,一些心态年轻的老人还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同居"。德国的出租屋很稀缺,房租也贵得吓人,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难"。
于是,一些老人甘愿把自己的房子低价或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一起住,但前提是年轻人必须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比如,陪老人聊一会儿天、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