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年实现销售约450亿
业绩同比表现不及行业百强平均
2023年,华侨城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449.3亿元、
签约销售面积227.3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减少18.7%、14.7%,
累计业绩降速稍高于行业百强整体。
年内,共计有69个楼盘及少数尾盘在售,主要分布在40个城市。其中,一二线城市签约销售额占比63.9%,三四线城市签约销售额占比36.1%,核心贡献城市包括深圳、成都、东莞等,
其中东莞松山湖文旅项目销售额达50.51亿元,该项目也创下东莞市2023年新房首次开盘销售榜单第一成绩。
2021年以来,华侨城的业绩持续承压,在文旅地产成片综合开发模式下,公司项目布局主要位于城市较为偏远的非中心区域,需求支撑较弱,面临较大的去化压力。目前市场尚处在低位,仍需加强销售端的把控,根据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加快推动去化。
23年新增4个项目
三四线城市剩余可开发建面占比过半
近两年,华侨城的投资全面放缓,2023年全年获取4个新项目,包括佛山顺德欢乐海岸PLUS二期文旅综合项目、无锡市经开区华发东地块锡国土(经)2023-15号、佛山禅城区绿景东路地块以及成都金牛国宾地块,
合计新增土地面积38.13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9.87万平方米,土地总价72.36亿元。
新增项目持有权益较高,
其中有3个项目权益占比100%,另一个权益占比也达到70%,以地价计算平均权益占比91.2%。
截至2023年末,华侨城累计剩余可开发计容建筑面积1097.81万平方米,较2022年末进一步减少4.7%;
其中,一线城市占1.6%、二线城市占43.1%,三四线占55.3%。目前城市分化严峻,三四线城市去化修复预期并不明朗,中短期对企业仍是较大挑战。
房地产业务收入同比腰斩
净利亏损幅度收窄
报告期内,华侨城实现营业务收入557.4亿元,同比下降27.4%;
税前毛利润105.8亿元,同比下降39.7%;综合毛利率为19.0%,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务收入242.1亿元,同比减少51.0%,毛利率为18.87%,较2022年减少3个百分点;
旅游综合业务收入313.9亿元,同比增加15.3%,毛利率为19.1%,较2022年减少5.4个百分点。
最终净利润亏损84.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4.9亿元,与2022年相比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旅游业务复苏,起到一定的平滑利润的作用,其次是
本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6.2亿元,较2022年127.1亿元大幅减少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