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美股投资网
美国洛杉矶投资公司,TradesMax.com为美股投资者提供美股行情和投资策略的专业网站。一支有着多年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经验的美籍分析师团队,提供公司研究报告、美股交易技巧、美股软件、美股开户指南、微信客服niugu88,微博美股投资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美股投资网

复盘上周 美股、美元、美债 集体被抛售!潜在的风险危机!

美股投资网  · 公众号  · 股市  · 2025-04-14 02: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Boke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资官兼创始人Kim Forrest表示:“即使在新兴市场,我们也知道政策是什么。但在美国,我们无法再对一些最好的公司进行基本面分析。”


周四,亿万富翁、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表示,在本周全球市场剧烈动荡之后,投资者仍处于“某种程度的创伤、震惊或恐惧”之中。“这对人们的心理以及对美国可靠性的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事情本可以处理得更好。”


在达利欧看来,值得关注的是美元的走弱以及30年期美债与10年期美债的利差变化,这可能反映出投资者是否开始远离那些长期以来被视为最安全的资产。“我最担心的,其实是债务的基本供需问题。”


投资者对特朗普Z府的担忧在于,他已经不顾现有贸易规则对多国征收高额关税,未来可能会采取更极端的经济措施,这增加了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


在俄.乌冲突后,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这让许多国家开始担心自己的美元资产安全性。加上特朗普最近的贸易政策表明美国将减少在全球贸易中的中心地位,这会削弱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重要性,并导致全球投资者和各国央行变得不那么愿意增持美国国债。


关税把美国推向经济衰退?

从眼下的数据来看,冲击确实存在,但还没到“致命”的程度。


根据耶鲁预算实验室的测算,如果关税政策持续超过90天,美国家庭的 均购买力会缩水4400美元,相当于削掉GDP增长中的1个百分点,大约3000亿美元。 虽然这会让全年增长从2%下调到1%,但仍在技术性衰退的边缘之外。就业市场同样面临压力,但也还算有韧性。


以“GDP-失业率弹性法则”推算, 失业率可能从目前的3.2%上升至4.8%, 仍远低于1980年那种6%以上的衰退高点。苹果将30%的iPhone产能紧急转移至巴西,说明供应链确实出现了应激反应,不过制造业回流也在短期内缓冲了部分就业冲击。


再看整体经济指标,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用于判断衰退的六大核心数据,截至2025年3月依然表现正常。动态因子模型显示增长指数为0.87,远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23。


不过,一些底层变量已经开始走弱,比如1月的耐用品消费年化骤降7.1%,尽管2月回升到1.2%,仍不及关税消息发布前的水平。而在通胀端,英伟达H100芯片因为加税,每台成本激增3125美元,这类“技术型通胀”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渗透到云计算和下游服务价格中,形成新的成本压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模型之外的“冻结效应”。全 球78%的半导体企业已经暂停2025年资本支出 ,观望供应链如何重构;中国祭出34%的芯片关税,特斯拉不得不转向本土AI芯片,标志着“关税—供应链—技术割裂”的连锁反应正在成形。而在美国本土,移民减少也正让建筑业缺口扩大至87万人,与贸易冲击叠加后,构成一轮典型的“复合式冲击”。


这轮冲击的本质,早已不是传统制造业的均衡受损,而是针对关键行业的结构性穿透。如今服务业占GDP比重已高达78%,关税像是一把精准落点的手术刀,首先切中的是芯片、科技、新能源这些系统级节点。


但美国的应对工具还未用尽。美联储手中还有2.5%的降息空间,企业也在尝试用“全球化2.0”的方式自救。比如苹果在印度的iPhone工厂,已实现8小时内型号切换,应对链条冲突的能力正在提升。


整体来看,2025年的美国经济像是在高空走钢丝。GDP增速维持在1%左右,失业率在4.8%附近,表面仍有韧性。但下方的诱因在快速累积: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已升至62.3,能源冲击风险仍存,而一旦降息失效、关税转嫁不及预期,软着陆窗口可能转瞬即逝。


美股不确定性长期化

所以问题不只是经济能不能稳住,更在于:在这种政策反复、成本外溢、节奏无法预测的环境下,市场该如何定价未来? 美股真正要面对的,不是一轮行情的波动,而是一场不确定性的长期化。


首先,虽然现在很多贸易还能通过各种“技术绕道”继续运作,比如第三方转口、报关口径的调整等等,但大家心里清楚,这种方式撑不了多久。因为没人知道,特朗普哪天会突然发个推文,把规则瞬间改写。


因此,凡是涉及中长期的贸易投资,企业基本都按了暂停键。资源卡在账上、合作停在谈判桌上,整个跨国供应链陷入“低效内耗”。而所谓的“贸易谈判”,也早已不仅关乎关税本身,更牵涉技术安全、金融监管、能源定价乃至地缘政治格局。


再看特朗普本人,其实他现在也是顶着时间压力往前推。2026年11月3日中期选举之前,他必须拿出“看得见的成果”。 凭借共和党对国会的微弱控制优势,加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等行政工具,他可以跳过立法程序直接推动政策。但正因为如此,他容不得拖,更不能让美国陷入实质衰退——一旦市场掉头、民意恶化,共和党丢掉国会,他的操作空间将被迅速压缩。


换句话说,特朗普此刻是绑着政治时钟在推进政策,而对手也都看得明白。大多数国家并没有真的急着达成实质性让步。除了极少数国家领导人亲自访美之外,大多数回应都停留在电话和声明层面,态度谨慎。


道理其实很简单——没人喜欢被压着谈判。国家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就算表面上答应了,后面也很难有长期的信任和执行力。这种高压谈判策略,也许能换来一时的让步,但长期看,对美国作为谈判对象的“信用值”是有损耗的。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很多企业表面上表示配合,说愿意回流、愿意投资,但真正的大规模资本支出却迟迟不落地。尤其是外资企业更谨慎——毕竟,三年后谁坐在白宫都不确定,政策路径会不会彻底反转谁也说不准。让一家跨国公司押上十年回报周期的项目,这种不确定性是他们绝不会轻易承担的。


某种意义上,特朗普正在把全球资本市场拖入一个剧本化的不确定性循环:不断制造悬念,不断打破既有规则,让所有参与者都被迫活在“下一步说变就变”的博弈结构里。


美股最近的市场波动,已经不仅仅是受宏观数据影响,更大的变量,其实来自政策层面的情绪干扰。


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转向节奏更快、周期更短的交易方式。比如期权市场中,一天到期的合约成交占比持续走高,ETF也频繁被用来做短线反弹——不是没人做多,而是不敢拿久。


说到底,问题已经不是市场怎么看宏观基本面,而是这个市场是否还能用基本面来定价未来。美股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赚钱机会,而是没有可以安心持有的确定性资产。在这种环境下,不确定性本身,已经变成了市场的核心风险因子。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希望我们提供的视角,能为你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市场,带来一些新的线索与启发。如果你觉得有价值,也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正在关注美股市场的朋友。


我们每周的深度研究报告都广受粉丝们的好评,想获得更多美股深度研报,12美元一个月订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美食家常菜谱做法  ·  比肉肉还香的蘑菇做法~
8 年前
七之莲  ·  怎样赚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