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类综合、全面、专业的平台。主要发布与材料相关的知识信息。包括前沿资讯,基础知识,科研产业,考研求职等。材料科学网:www.cailiaokexue.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资委:三大汽车央企大重组!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公众号  ·  · 2025-04-03 17: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组方案已显露清晰的战略路径:据悉,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的合并已进入实质阶段。双方计划共享生产线(如长安重庆基地与东风武汉基地协同),预计降低单车成本10%-15%。合并后年销量将超500万辆,跻身全球前五车企。

此外,国资委已启动500亿元规模的“中央汽车研究院”,主攻固态电池、车用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目标2027年实现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央企将形成技术互补矩阵。”某接近重组项目的业内人士透露,长安的增程式混动、东风的氢燃料电池、一汽的智能座舱技术将深度融合,首款整合三大技术的旗舰车型计划于2026年推出。

全球化布局方面,国资委要求央企在东南亚、中东建设近地化生产基地,目标2028年海外销量占比超30%,并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标准输出。

行业震荡:从价格战到价值革命

重组将引发产业链深度变革。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前汽车行业存在“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等无序竞争现象,2024年行业整体利润同比下滑8%。为此,发改委已明确整治“恶意降价”,倒逼车企转向长续航电池、智能交互等硬核指标。

对消费者而言,规模化效应下主流电动车价格或下探至燃油车水平。据业内人士预测,续航600km的紧凑型SUV价格有望进入12万元区间,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预计2026年上市,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

此外,整合后的数字化平台将提供“一键维保”“电池健康云监测”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故障响应速度提升50%。


隐忧与挑战:平衡速度与质量的博弈

尽管蓝图宏伟,但历史教训警示风险。地方保护主义仍是阻力,某中部省份曾强制出租车采购本地车型,若重组陷入“整而不合”,可能催生新的产能泡沫。技术层面,部分企业为融资或仓促推出半成品技术,如某央企曾因 半固态电池 缺陷导致大规模召回。

全球化布局亦面临挑战。日系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围攻中国车企,欧洲对数据安全审查趋严。“低价策略难破高端市场壁垒。”某国际业务负责人坦言,中国车企需在技术标准和文化适配性上突破。


未来十年:中国汽车的“新世界秩序”

未来,随着重组的深入推进,央企将减少资源重复投入,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智能新能源车规模效应,最终实现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跃迁。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将提升央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还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