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盐池县长城总长259公里
有隋、明长城4道,古城堡23座
素有美誉
“中国露天长城博物馆”
明朝在花马池修筑的“
长城关”
,成为
明长城唯一以“长城”命名的关隘
,至今残留的墩台与城墙,仍诉说着古人“深沟高垒”的防御智慧。
2、国宝级“大门”,打开盛世图景
1985年,花马池镇窨子梁唐墓群的发掘,震惊世界。
墓中出土
胡旋舞石刻墓门
(国宝级文物,现藏宁夏博物馆)
尤为珍贵。
在门扇雕刻中,中亚粟特舞者姿态灵动脱俗,也印证唐代中亚的“昭武九姓”族群,曾在今花马池镇附近定居,更是盐池民族融合与丝路繁华的实证。
盐池花马池出土的胡旋舞石刻墓门
盐池民族融合与丝路繁华的
重要“证据”
《旧唐书·安禄山传》载,大胖子
安禄山
就是跳胡旋舞的高手;《新唐书·西域传》:
“康国人嗜酒,好歌舞于道,对胡旋舞尤为醉心”
。
(※康国:又译“飒秣建国”,西域古国,与唐朝往来密切)
如今在新长城关起舞的“盐州胡旋”
让游客穿越到千年前的盛唐
传递盐池独特的半农半牧文化
图源:微博@新华县融
可否想像,古丝绸之路上,大漠星空下,胡旋不停、载歌载舞的繁荣景象,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何等快乐?
那么,古人在盐池吃的肉,
大概率会是什么肉呢?
距今数千乃至上万年前的宁夏贺兰山岩画
已绘有
人与羊
的图案
早在千年以前,宁夏地区养羊业已相当发达。
滩羊是蒙古羊的一个分支,但与普通蒙古羊区别很大,滩羊多为
黑脸蛋、白皮毛、大尾巴。
一两个月的滩羊毛皮最美观紧实
被称为
“二毛皮”
滩羊二毛皮制作技艺
被列入
“国家级非遗名录”
且作为宁夏
“白宝”
亮相于今年的
法国巴黎秋冬时装周
图源:央视二套
盐碱地养羊,羊肉味与众不同,
六次登上国
宴
——
“吃滩羊只需蘸点盐。”
盐池地区冬长夏短,春迟秋早,日照充足,蒸发量高,区域内环绕天然弱碱水,盐州草原还有肥美牧草。
牧草中,又有包括
甘草、
苦豆子、十里香、薄荷、茵陈、柴胡、黄芪、沙参、蒺藜、知母、百浆草、车前子在内的百余种优质草药。
因此,从古时候就
“喝矿泉水、吃中药材”
的盐池滩羊
,从里到外都品质极为上乘。
其实,
盐池县域内各乡镇都很适合养滩羊
,而
花马池镇位于盐池县的核心区
,盐池县国家滩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就位于花马池镇。
花马池镇新长城关
2025元宵节点亮黄河九曲龙门灯阵
千百年来,随看自然地理的变迁,加之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往来不断,盐池地区不同人群迁徙、杂居,多民族交汇。
在上述过程中,业以为本的畜牧业,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当中,亘古悠长,在华夏版图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致。而花马池镇的故事,只是那段璀璨历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