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道
铅笔道是不说谎的创投媒体,专注于原创真实报道,不卖广告、不卖软文、不卖培训、不做FA,报道对象主要为B轮融资前的早期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道

又一家人形机器人融资数亿元,在无锡

铅笔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5-05-16 19: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02 -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行业已初步形成“头部试探,中部追赶”的格局。优必选作为最早进入市场的企业,依靠其Alpha系列机器人在教育与公共服务领域初步打开市场。

与这些竞争者相比,魔法原子的最大差异化在于“自研核心零部件 + 多机协同系统”的一体化路径。传统企业往往依赖外采驱动模组和零部件,导致成本高、适配慢、维护复杂。而魔法原子从底层硬件到控制算法全部自研,使得其机器人具备高自由度和动作流畅度,更可通过MagicNet系统实现多机联动。魔法原子创始人吴长征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魔法原子90%以上的核心元器件都是自研的。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报告》

在市场结构上,人形机器人当前依然属于蓝海市场。虽然已有多家初创和大厂入局,但相比数万亿级制造和服务行业对劳动力替代的需求而言,供给尚远不能满足。根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每年将替代3%的劳动力,相当于1.2亿个全职岗位。其中制造业和物流业是主要切入口,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对这一趋势尤为敏感。

同时,技术升级也为这个赛道注入持续动力。AI 4.0浪潮下,多模态感知、强化学习、语义理解与边缘算力不断融合,人形机器人从“能动”正迈向“会思考”。例如魔法原子正在研发的MagicBrain芯片集群与动作规划系统,计划在2025年实现云边协同推理,使机器人的“即时应变”能力大幅增强。

从行业视角来看,过去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工程样机”或“展示玩具”。而今,在劳动力成本高涨、人口老龄化、AI应用下沉的多重因素推动下,“具身智能 + 场景闭环”的模型正在成为趋势主流。在这场即将进入高速扩张的产业变革中,魔法原子选择了“深垂直、重研发”的路径,在成本控制与落地速度之间寻求平衡,试图走出一条“国产人形机器人”的可复制之路。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图片源自A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