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比《巫师3》等游戏,《地平线》的光影对比度更加适宜,在光线昏暗时蓝光较为明显,增加了画面的亮度,保证了玩家任何时间下的游玩体验。
和索尼第一方的许多游戏一样,《地平线》也十分注重互动电影叙事的概念,几乎过场动画的每个分镜都严守构图规律,彰显团队的设计意图:
镜头运用也可圈可点,基本达到了优秀商业电影的水平:
描述主角的成长
从类似梁龙的巨型机械上一跃而下
此外,《地平线》的地图还是俯视的3D建模,左右拖动时能看到山脉、峡谷横截面细微的变化,这也提升了游戏的表现力:
如果说画质和视听语言都属于成熟团队的基本功,那《地平线》的设定便是让这些基本功得以发挥更大魅力的关键。每次进入游戏时,游戏都会提醒你这个世界的基本状况:
“
文明已被遗忘,遗迹早就回归大自然怀抱。但人类仍然存续,过着原始的部族生活。在新的荒野中,人类与机器搏斗求生存。机器是令人生惧的机械动物,没有人知道它们来自何处。
部族、机器、自然等格格不入的关键词碰撞在一起,这种设定为游戏带来了全然不同的风貌,也给予了玩家相当新奇的感受。例如,游戏中人物服饰的风格就很独特,既有兽皮、羽毛等元素,也有一些金属片构成的铠甲:
而游戏中机械敌人的设计也颇为精巧,结构非常繁复。它们的外观和行为方式都与公牛、驼鹿、鳄鱼、霸王龙等动物或恐龙相似,能够给予玩家类似变形金刚的奇妙体验。游戏也提供了一本图鉴,供玩家时常翻阅,了解它们的特性。
可想而知,这样的机械生物一旦置身荒野,会在视觉上产生具有何等冲击力的奇妙效应:
在几种元素的混搭、撞色和融合之下,《地平线》的场景、动画和角色的风格都很突出,质量也足够过硬。更进一步来说,这种多元素的融合也在战斗玩法上得到了更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