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先,微信不再是一开始的我们彼此很熟,才通过通讯录添加微信,那确实是原始的熟人社交;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刚刚认识彼此,我们可以交换名片或不交换名片,但是我们一定会互加微信,尤其在商务场合,对不对?所以,我们是先加微信,后慢慢了解对方。微信早已脱离了熟人社交的概念,越来越多走向陌生人社交。
熟人社交可以不拘小节,随意随性;而陌生人社交,就要注意很多分寸了,因为你时刻在暴露自己的性格、态度、品味,和取向。
再讲一讲朋友圈的江湖规矩吧。微信的本质当然是社交属性,但是因为公众号这个伟大的发明,微信其实已经具备了超强的媒体属性,对不起,我侮辱微信了——其实微信已经成为目前最大的社交媒体了。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好理解,现在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一个微信,一个微博,至少占据了60%以上的大众关注流量,其它什么凤凰、头条、豆瓣、知乎等等,都是相对垂直类的,体量无法和微信微博抗衡。而微博和微信相比,微信更占大头,微博前几年都感觉混不下去了,后来90后们玩起来了才拉回微博活跃度。你问问周围人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社会热点,前阵子王宝强事件出来后,虽然是微博发了声,但是病毒式传播在哪里,在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呀。
一句话,微信开始越来越多走向陌生人社交并拥有大众媒体属性了。
既然是陌生人社交,既然自带媒体属性,就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你发的朋友圈内容,是提升了自己的个人品牌,还是伤害了个人品牌;第二,你发的内容,对关注你的他人而言,是否有营养价值?
当大家不再把朋友圈当熟人社交平台,而当作一个媒体,来获知资讯和知识服务的时候,那些每天在朋友圈刷广告、或连续发n段视频的人,就会带来极度反感,让人产生屏蔽或拉黑的冲动。就是因为这些垃圾内容占据了大家希望在朋友圈看优质内容的的空间和时间。
关注有些人就是浪费,所以我们清理和优化自己的朋友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