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新国风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新国风

日知录 | 魏源:你莫要学了一个“假国学”

腾讯新国风  · 公众号  · 儒学  · 2019-10-28 18: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上周末,表姐打电话向我吐槽说:“没想到学个国学班,要这么折腾人”。我听到这句话以后,就纳闷了,赶紧追问发生什么事了。原来是表姐的儿子小宇最近报了一个国学辅导班,学费好几千块呢。表姐是私企职工,收入也不高,但为了让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咬咬牙报了名。

报名以后,小宇每周末都要去培训机构上课,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从诗词格律到儒学典籍,几乎都有涉猎,至少看上去挺不错的。但小宇上了几次课以后,表姐就发现不对劲了。

表姐有慢性胃炎,所以家中常备了一些肠胃药,经常都要吃。有一次,表姐下班回来的比较早,她意外发现小宇居然在家里偷偷吃自己的胃药,表姐很严厉地质问小宇:“你也有胃炎吗?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吃我的药?我还纳闷,这柜子里的药怎么最近突然变少了!”没想到,小宇回答说:“这是我们国学老师上课讲的,这个叫 【亲尝汤药】 ,讲的是二十四孝里的汉文帝刘恒每天为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尝药的故事”。
听完表姐在电话里说的那些话,我的确是觉得哭笑不得,幸好小宇那天在辅导机构里学习的是二十四孝里的 【亲尝汤药】 ,这要是换成了 【卧冰求鲤】 【尝粪忧心】 ,那还得了。我想起了清代名人魏源所说的一句话:“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箨的意思是竹笋的皮壳。这句话是说: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就像吃笋要剥去笋壳一样,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诚然,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源自古代的东西和思想,都是完美且正确的。一个人无法跳出他所生存的时代,就好像他无法脱离自己的皮肤。所以,出于当时当地的历史局限性,很多所谓的古代名人说出的话,不一定可以原封不动地套用到我们现代的社会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