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财闻汇
21世纪传媒 · 公众号矩阵成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21财闻汇

聪明大脑,都在来深圳的路上!

21财闻汇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3-17 16: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伏流



“投资于人”有利于拉动消费,也是为未来发展储备力量。有媒体评论称,机器人和DeepSeek爆火引发国内外热议,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人才培养的意义。通过“投资于人”,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2022 IDEA大会上曾分享过一个“深圳F4”的故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文、徐扬生、沈向洋、李泽湘四人均曾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或工作,在各自领域闯出一番事业后,他们不约而同萌生出一个想法,要将先进科技生产力带回中国。


当时,深圳正大力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四位老友兜兜转转,最终都成为深圳靶向引进的顶尖人才,共同组成“创都四杰”。


若将创新视为奔腾不息的河流,不同的人在这一河流中代表了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高文和徐扬生为后续深圳科创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7年前,深圳并没有一个专门研究算力的国家级实验室,而算力是拉动AI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于是,在高文主导下,深圳为AI提前筑牢了算力的“河床”——一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百亿亿次)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鹏城云脑Ⅱ”,为深圳AI的发展提供了连绵不断的算力。


另一位,徐扬生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为深圳提供了链接国际、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在科学家“顶流”的号召下,深圳科创有了全新的容器。


以落户南山的鹏城实验室为代表,深圳近年来高标准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380家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全市各类创新载体超4000家。


深圳办大学思路开始清晰,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各类高校17所,既包括深大、南科大等本土高校,也有北大、清华、哈工大等内地高校分支校区,以及港中文(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等中外合办高校。其中,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占据了“半壁江山”。



业内常言,AI是一个全世界大部分聪明大脑共同进行技术对战的领域。波士顿咨询亦有一组研究显示,全球AI领军企业选址时,对政策优惠的考虑权重降至12%,人才密度权重则升至38%,成为关键要素。


“我非常清楚,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我们通过搭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高端的科研平台,引进非常优秀的老师,为培养学生有更高的学术水平奠定了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


深圳,如今汇集了越来越多“聪明大脑”。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4年有920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46.1万人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南山区统计,该区450名人才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占全市比重近半,集聚高层次人才1.3万名。


图片

数据来源:深圳特区报



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