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只有打好“隐私”这张牌,实体店才能留住更多的消费者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2-17 08: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果某个商品能显示出购物者的身份,对隐私的尊重就会变得更加重要。 例如,指甲油、染发剂就要比洗面奶、棉球更能识别出购物者的身份。不仅因为这些较贵的商品需要更多的挑选时间,还因为它们会透露更多购物者的私人信息。我曾在一家商场里做过一次现场试验发现,如果购物者发现自己的私人空间遭到侵犯,购买指甲油(价格较高)比购买卸妆用品(价格低廉)的消费者放弃比例更高。另一项针对 221 名购物者的调查更加有助于解释这个现象。如果购物者浏览的是不能体现其个人身份、价格较低的产品时,店员上前协助将有助于商品的销售;反之,如果所购商品涉及个人隐私,购物者就会希望与店员保持一定距离。 总而言之,如果某个商品价格不菲且会透露个人特质时,那么就需要为消费者留下足够的个人空间,否则他们的购买意愿就会下降。

当然还有一些“尴尬”的因素,例如计划生育产品、女性卫生用品和性保健商品。根据对 150 个消费者列出的 450 种商品的调查显示,一些商品会给不同性别的购物者造成尴尬: 让女性尴尬的是脱毛器,对于男性则是卫生纸(略为惊讶)。 7 个针对 425 名购物者的独立测验表明,如果这类产品有独特而显眼的包装,那么尴尬感就会更明显。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对于这些“尴尬”商品,包装低调的销量是包装高调的两倍。所以对于“尴尬”商品,购买者就会更加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