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她对南风窗比喻,去桂林看山水,就好比中国人都要到首都一样。这是她的执念,“虽然来之前(我)看过不好的评论,但还是挺期待的”。
旅行第一站,她选择了桂林阳朔县,这里素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但第二天她就得出结论:“绝对不会来第二次。”
▲
张丽洁拍下的风景。图 / 受访者供图
闹心的首先是道路拥堵,除了汽车,“一路到处都是载客摩的和骑电瓶的游客”。行驶在狭窄的马路上,张丽洁发现,“很堵的路口,硬是见不到一个交警(维持秩序)”。
一次,她们搭坐三轮车,乘坐到半路,司机告诉她们要加价。“不接受加钱你们就赶紧走。”此外,当地司机还很喜欢说脏话,这些观感叠加起来,是来自发达省份的她从未遇过的场面。
对于想要自由决定旅程的人而言,更闹心的还是信息差。5月2日,张丽洁一行按照网友的经验,打算到漓江西岸的相公山看日出。清晨4点半起床后,一行人抵达相公山景区,没想到门口已经是乌泱泱的人群——众人都堵在了景区门外。
张丽洁起初还以为人们都在排队买票,但她后来发现,大家在吵架。原来,景区官方并未推出售票小程序,在携程等平台出售的票不被相公山景区承认。
▲
景区门口立着的告示。 图 / 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还告诉众人,售票时间为早上7点,与大家在网上查到的“凌晨5点营业”时间不符。这一天,游客就在与景区人员的吵吵嚷嚷之间,错过了看日出的时机。
从广东到桂林的张强一家也在五一假期经历了“糟心事”。5月1日21时许,张强兴高采烈地抵达阳朔高铁站后,正打算叫网约车前往酒店,没想到在起点处就遇到了大难题。
那天夜里,一家三口等待了2个小时,还没等到一辆愿意接单的车。
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都是“各种摩托车和原先开滴滴的师傅”。无一例外地,他们都表示,需要加价才愿意接单。
“原来10公里的路程,(最高)可以要价加到200多元。”张强回忆道。
即便如此,有些师傅还强调,目的地附近有几公里的拥堵。“他们说,堵车之后的路段就(把我们)放下来,剩下的路,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最终,考虑到小孩无法走远路,他们决定在高铁站“将就”睡一晚。
5月2日一大早,三人乘坐高铁,即刻离开阳朔县城。
阳朔“宰客”“坑钱”的评价,在互联网平台并不罕见。五一假期,有游客发视频称,在桂林吃一碗米粉,要价28元,“又贵又很难吃”。4月,一名阳朔县村民为索要停车费,对游客辱骂:“垃圾、滚蛋!”“你出来旅游,没有钱就不要出来!”该视频被发至网络,再度引发舆论声讨。
▲
游客拒付5元停车费遭村民辱骂。图 / 视频截图
多位网友发帖表示,桂林的一些餐饮店存在“阴阳菜单”,即,对本地人的菜单是一个,而对有外地口音的人要价更高。
在某互联网消费者投诉平台,“桂林跟团游”也频频被点名。有游客投诉,父母到桂林跟团花几千元买鸡血石,回家后发现成色不好但是退货无果。有的旅行团还强买强卖,“带入所谓的玉石博物馆参观,不买不让走,从早上八九点以参观为由让我们待到11点半,期间各种PUA,说桂林旅游业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