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湖大学的“大师之大”,暂时文不对题

教育思想网  ·  · 5 年前

教育思想网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关注

本文首载自 腾讯教育

作者:黄全愈 中美教育和文化比较专家

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教授,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施教授又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于是,有人问:西湖大学是已经有大师?或者正在有大师?抑或将要有大师?我觉得,施校长不是这个意思。无论从现有的中文或翻成英文的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因果句,一个条件句:只要有“大师”,西湖大学就是伟大的大学,就会≥“十个诺贝尔奖”。


如果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推理来理解施校长的话,我则认为:大学之(伟)大,不在大楼之(宏)大,也不在大师之(高)大(尚),而在“基础之(强)大”!


2018年,“中国30人教育论坛”的公号曾发拙文《国家的强大不在大学,而在基础教育》,算是旧话重提。

13年前的争论

早在2006年的两会上,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就说:“建成几所世界知名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曾给南方周末写了一篇文章《一流学生从哪里来》,主旨是与许校长商榷:建成几所世界知名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吗?


我们先假设这个立论是成立的,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往下推:要办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或者说,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而中国最难实现的条件又是什么?


如果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必须具备四个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学生一流;那么,中国最大的困难是“培养出一流学生”。


因为,中国可以通过举国体制在财力上向北大清华倾斜若干年,并进行世界范围的“重奖之下出勇夫”的人才招揽——集结个把营连规模的世界级学者,完全可能在十年内,甚至更短时间,实现前三个“一流”。


至于“学生一流”,则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从K-12(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就开始扎扎实实地推行素质教育,否则北大清华不可能获得一流生源。没有一流生源,北大清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不可能在4年内培养出一流大学生,进而在短期内培育出一流研究生。换言之,创新型国家是需要基础的,否则,一流大学只能是海市蜃楼。这是13年前,与许校长商榷的问题。其实,今天与施校长商榷的问题也很有些异曲同工。


怎样评价一所大学?得看其三大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者“基础之(强)大”,奠定了“大学之大”。如教学,培养不出源源不断、层出不穷的世界一流学生;有“大楼之大”和“大师之大”的“大学之大”,能算世界一流大学吗?


一栋大厦能有多宏伟,能否高耸入云?取决于它的基础有多敦多厚,而不是它的屋顶有多尖多美。

又是一本算了几个“20年”的糊涂账

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年10月4日引用斯坦福大学Provost(大学二把手)Dr·Michele Marincovich的话:“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至今仍缺乏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 (free and open inquiry)。我们相信,必须等到亚洲地区普遍存在着学术自由风气,以及能够进行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后,才能有一流学府出现。”因此,她认为亚洲大学(特别提及中国)需要20年才能赶上世界知名大学。


十多年后,在2010年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博士说:“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要20年。”


斯坦福大学的校领导们是否患数字“失忆症”?1998年就说需要20年,十多年过去了,还说再需要“20年”。更恐怖的是,汉尼斯校长还说:慢则50年……


文革结束后,中美两国派教育考察团互访,双方都曾做出同样的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将远远把美国甩在后面!”预言的对错,暂且不论。十分有趣的是:这里说的也是20年!


更发人深省的20年,是“二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与李鸿章)的对话。


1887年,李提摩太带着他的小册子《现代教育》(介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7个国家的教育)去见了李鸿章。


李提摩太建议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每年投入一百万两银子。李提摩太说,这是“种子钱”,必将带来百倍的收益。

李鸿章:“什么时候能见成效?”

李提摩太:“需要20年才能看到实施现代教育带来的好处。”

李鸿章:“噢……那我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若当年接受了这个建议,不知约20年后是否仍有辛亥革命?但有意思的是,“二李”也说到“20年”。


为什么都拿“20年”说事?若不是信口开河,这“20年”的依据从何而来?


这里有两种算法:第一种,学前3-4年,再加上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共约20年。


另一种算法:据说,德国宪法明文规定,不允许教授学龄前的孩子任何学科知识。虽然美国宪法没这个规定,但所谓“学龄前”,就是适合“学”习的年“龄”之“前”。


因此,美国文化也不屑于让6岁前的孩子学习学科知识。这两个收割了人类大多数诺贝尔科学奖的国家,把义务教育定为12-13年。以美国为例,小学6年(或5年)、初中2年(或3年)、高中4年。加上大学4年,一共是16年,再加上研究生教育,大致20年。


我倾向第一种算法,因为即使学前不给孩子教授任何学科知识,也需要进行社会化的情商教育,进行为基础教育打基础的“学前教育”——呵护好奇心、培养想象力……

西湖大学的“大师之大”,暂时文不对题

没有20年时间去奠定基础,去培养具有“自由与开放式追问风气(斯坦福校领导语)”之学生,西湖大学的“大师”们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空中楼阁里坐而论道。试想,从小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思维、质疑精神、探索意识、实践能力……我们能奢望一间西湖大学培养出十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吗?正好相反,恐怕十间西湖大学也难培养出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那么,什么时候西湖大学才是“大学之(伟)大”呢?只有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中国家长不再追问考分,而是问:今天问了什么别人答不出的问题吗?只有在中国的K-12中嗷嗷待哺并被培养了“自由与开放式追问风气”之“童子功”的生猛学生上了(西湖)大学,“大师”们被追得“四处逃窜、狼狈不堪”;只有……


在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的应试教育的循环怪圈中,西湖大学的办学方向是“高起点,小而精”。目前,招收了不到200名博士。不知“高起点”的“高”指考分还是学位?抑或想跳出上述怪圈?然而,离开“基础”去自我“拔高”,能高到哪里去呢……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这个基础是“搬”不来的 ,必须自己经年累月地去夯实、去奠定。


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说到底,就是两个字的差别:“考”生vs.“学”生。知识有两类:人类已知,人类未知


“考生——exam-taker”是在重复证实已知世界的东西而徘徊不前;“学生——learning explorer(我杜撰的英语概念)”是去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337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而占人类约四分之一比例的中华民族直至2015年底才有一人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中国大学里出不了大师?


西湖大学的“大师之大”,暂时文不对题!


推荐阅读:

家长的焦虑之心很有可能绑架了学校和老师

何必过度解读中国队落败?“奥数热”背后是亿万孩子陪哭…

杨东平:减负并非“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

谁在“折腾”中国的大学

李镇西:宣传中高考佳绩不要吹得太离谱了,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学校的骄傲

农村孩子最大的痛,是教育获得的城乡差异!

推荐文章
化工707  ·  3个亿,化工巨头将在张家港增资扩产!  ·  4 年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创始人要选择性地忽略周期,时时刻刻想着这件事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