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培训班到学区房,你的每一分焦虑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酷玩实验室  · 科技自媒体  · 4 年前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1969年10月29日,晚上10点30分,洛杉矶。


互联网之父克兰罗克,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单词“LOGIN”传向500公里外的斯坦福研究所。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互联网传输信息。


“L”成功了,“O”成功了。


等到“G”时,机器突然死机了。


第一次,最后以这种不完美的方式告终,却拉开了人类历史的新序幕。


此后的几十年里,无数天才般的伟大头脑,加入了互联网的搭建中,将人类送入了全新的时代。



到了今天,一个微博网站一天内发布的内容,可以超过《纽约时报》过去60年发布的总和;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一天内上传的影像,可以连续播放九十八年。


信息时代来临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来临了。


紧接着,带来的便是知识焦虑。


身处互联网的海洋中,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学富五车无所不晓,每个人都生怕自己被落下。


于是,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学识渊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门牛逼的技能,让自己永远不会被时代抛下。


读书课、写作课、计算机课...不管学不学得会,学不学得进,报了再说。


看着这些焦虑的人们,一些人在角落里虎视眈眈,发出了狞笑。不管课程怎么样,我们先发他一笔横财再说。



1


这几年,互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很热。


怀有创业梦想的人,想从互联网经济中分一杯羹;工作上不顺利的白领,想学习编程、UI设计,以求进入互联网行业。


由此,催生了大批的IT培训机构。


他们打出的广告无不吸引人:包就业、颁发证书、与各种权威部门合作、培训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培训各项新技术。


这些条件每一个单拎出来,对于任何一个求进步、想站在风口上的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一个将近而立之年的硕士研究生,就在焦虑中被吸引了。


2016年年初,她感到自己所处的行业明显下滑,公司也开始了裁员,这种紧张的气氛让她不知所措。


就在这个时候,她看到了一家叫“安锐”的培训机构的广告,教的内容正好有她感兴趣的UI 设计,而且承诺培训之后推荐工作。


在网上注册了账号后,她收到了安锐客服打来的电话。


电话中,对方称他们机构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培训中心,与全国2000多家企业都有合作。


培训班的学习时长为120天,分成4个阶段;学完后,机构会为每一位学员推荐工作。


还可以推荐工作?有工作就有保障啊。


而且,这120天16800元的学费,可以一次交完,也可以先学习就业后再付款


听起来就很有保证啊。


试听了几次课后,她就交齐了所有的学费。


两地之间的来回奔波与分心,让她所在的公司看不下去了,变相让她离职。一咬牙,她自己提出了离职,准备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毕竟,等她学完后,就可以做新工作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所谓的“全日制教学”,其实是远程视频教学,由总部的讲师讲解演练,各分部接收学习。


她也慢慢意识到,设计上无论是造型还是配色,她没有一点的积累,很难设计出什么好的作品,她一直期盼提高的基础美术,每周只有一个晚自习的线上教授。

在机构里的大部分线下时间,都被安排来做他们的毕业作品。这是日后推荐工作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也就是说,她们根本没有学习基础美术的时间。

和她一起来这里学习的,还有很多。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期望:有刚毕业的想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更专业一些;有创业失败走投无路想学个技能的;有妻子怀孕工作不顺利想转行的。


总之,他们都希望通过这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好一些。但这里真的可以吗?


而她也是后来才了解到,之前所谓的“先学习就业后再付款”,其实就是贷款。20个月还清,本息合计24800,单单利息就有8000块


随着课程学习进入第三阶段,工作推荐也开始了。这个时候,之前所有的承诺,都打了折扣。


安锐内部开始安排模拟面试,当她问到模拟的老师,如果面试官问她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怎么办,老师回答是“他们知道你是培训机构出来的,一般不会问”。


她感到有些不对劲,但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劲。


后来,说好的给每个人推荐工作,变成了竞争。一个岗位,好几个人报名。和别人竞争后,她通过了一家公司的面试。


然而去了不到一周,就被对方以莫须有的借口辞退了。


她开始不停面试,不停被拒绝。理由也都大同小异:她学习到的东西,并不足以让她在设计这个行业里面立足。


她最终还是跳回了自己的原行业,工资比自己找到的设计岗位高了许多。


她在那里的很多同学,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然后纷纷转行。


那些美好的愿望和初衷,那些迷人的承诺和憧憬,都在随着时间和金钱的消耗后,变成了一地鸡毛。


这很难说是一场骗局。


但如果不是,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2


当我们在职场遇到瓶颈,或者转行失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如果那时我上了一个好大学,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呢?


可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你也只能比别人更强。


高三复习之惨烈,自然不必多说,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回想起来都会五味杂陈;


国内知名高中之严格,也不必多说,成绩与巨大的压力并存的现状,更不是什么秘密。


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时间,还有躲不过的变着法儿的明暗补习。


抛开这些大家都会参与的过程,一些场外因素也想烧一把火。


比如,出国游学。


可一些骗子也在盯着这块肥肉。


一位家长在给孩子开过家长会后,竟然发现整个班级里,只有自己的孩子没有出国游学过。自己的孩子落后了啊。


她急忙在网上了解了一些游学机构,接到了自称某机构“游学导师”的电话,称他们是教育部资源,首次报名游学可享7折优惠。


家长浏览该机构的所谓“官网”后,觉得很合适,就交了1万元定金。


但之后却一直没收到相关的资料和行程安排,游学导师也联系不上,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还有很多家长都面临着她这种情况,他们不想,负担起来也并不轻松,但不得不。


因为别人都去啊,据新东方发布的《2019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参与国际游学的人数,达到了105万人,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而且人数还会越来越多。


一次出国游学,价格动辄3-5万。真的有用吗?这样高的价格是合理的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游学团给出的机票价格,往往比普通票价还要高。


家长想让孩子和海外名校的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游学机构就在学校里租个教室,找几个老外学生来搞联谊活动,反正中国孩子也不怎么提问。


想去参观博物馆、科研基地,直接租大巴车把学生拉过去,但是,这些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免费开放的,而到了游学报价表上,这就都变成了收费项目。


这之间的利润,就落到了旅行机构和学校的手里。


只游不学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学生下了飞机才发现基本上就是旅游,体验海外名校也变成了学校一日游,甚至有主办方将“途经大型直营购物中心,可以采购世界名牌商品”写在了行程里。


这样高昂的价格,这样的游学方式,真的能保证游学质量吗?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吧。



3


“孩子四岁,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


这是一个段子,却也是某种无奈的现实。


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生的压力不见得有多小。在几十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下,家长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进入中学时,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这个时候,商机就出现了。


今年7月,东莞市上百位家长就因自己孩子入学问题报了警。


在所谓培训中心能让孩子进入名校读初中的承诺下,家长们满怀希望,把孩子送进了东莞市桥头镇学莘培训中心进行补习。


在补习的过程中,补习班负责人自称,只要另外多交钱,就一定能让学生进入有名的初中学习。如果不成功,就可以全额退款。


不少家长相信了这位补习班负责人的话,甚至因此放弃了其他学校的入读机会。

等家长们交完钱后,孩子们不仅没有得到名校的入读机会,退款也迟迟无法兑现。


这位负责人自知谎言无法掩盖下去,自己选择了自首。


这次事件中,被骗的家长多达170人,涉案金额达200多万,最高的一笔为5万。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6年5月30日,多名家长赶往上海劝思培训中心,讨要说法。


家长们称,劝思宣称只要参加他们的培训,就会推荐学生去参加一些优秀民办初中的入学考试,承诺升学率达到90%-95%。


培训班贴出的海报在炫耀他们历年的战绩:130余名学生都升入了上海最优秀的那批高中。


培课程共分四期,每期3000元,一共12000元。


即便价格不菲,为了孩子,很多家长都交了钱,每周送孩子来上课。


但在参加了劝思组织的多场“优秀民办初中入学考试”后,却发现班上几乎没有人被录取,一些家长还错过了正常民办中学的报名流程。


家长想让培训机构提供录取名单,想去查分,机构却什么也拿不出来。


接着,有家长发现,海报上的人数加起来,已经超过了2015年劝思所有参与培训的人数。这不是假的吗?


在媒体随后的报道查证中,发现这家机构并没有培训资质,上海市民办教育信息网里,也不存在这样一家学校。


家长一定想不到,自己花重金,孩子花费自己的课外时间,得到的会是这样的结果。


但培训机构不会在意这些,你能否上学,与他们无关。



尾声


香港有一部叫《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面对激烈的竞争,家长算好自己孩子的出生时间,以好把孩子送去心仪的学校。


因为那些学校只在固定的时段招收固定的人数。用那位家长的话说,要“赢在子宫里。” 


从小孩到大人,我们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焦虑,大家希望自己,希望自己孩子的人生,能够多一分筹码。


但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也成了他们发财的机会。


那些彩虹般的广告宣言,那些让人沉醉的美好承诺,盯上的正是我们的这种心态,以及愿意为这种心态买单的钱包。


诚然,打击和规范他们的义务,不应该全部由我们家长、由我们每一个职场人、由我们每一个学生承担。


但让人悲伤的事实是,事件最终的受害者,往往都是我们自己。


开始抱的希望有多大,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有多失望。


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增加一份戒心,多一份判断力;


如果不能清楚的意识到,什么适合自己,什么适合自己的孩子。


在这场关于知识的军备竞赛中,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们一无所获。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曲艺蚁,《培训4个月,包你上岗做IT丨人间骗局》,发布于微信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

王蔚,《监管缺位乱象丛生 200亿元的游学市场谁来管?》,发布于“央广网”

剪刀和剪刀手,《暑假出国游学:明知道是“坑”,为何家长还要往里跳?》,发布于“国际教育网”



推荐文章
小花生网  ·  开团 | ...  ·  2 年前  
ZY的投资自习室  ·  大国大城  ·  3 年前  
欧陆思想联萌  ·  贺岁档来袭,怎样看电影才能不踩雷?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