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红色战鹰”曾振翅神州:苏联援华航空队的抗战传奇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5-11 12: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国国民政府在购买苏联军火的同时,还不断动员苏方对日宣战,这个要求被苏方拒绝,但是,苏方答应了组织航空援华队的要求。



这个行动是绝密计划,苏方代号是Z计划。为了保密,苏方把援华的所有飞机上苏联的标志全部抹去。组建航空队的过程也是严格保密的,航空队重要成员之一的普罗科菲耶夫在回忆录中这样描写和家人道别的情况:


“……我第一次这么早就背着装满了我所有的飞行服装的降落伞背包回家了。妻子在洗衣服,她挺直了身子望着我发愣的脸,什么都明白了。白色的肥皂沫从她的手上滴落到地板上,紧紧裹在襁褓中的两周的孩子睡在床上,在电灯光的照射下不眨眼地望着天花板,要说的话一切都明白了。”



当然,这么多的飞机运到中国来,不可能不引起日方的注意,日方后来其实也曾经抓获过苏联飞行员,不过鉴于苏联的实力,日方没敢公开发难。


鹰击长空,歼敌猎寇


苏联援华航空队来到中国后,还未进行修整便立刻投入战斗,在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无数令人荡气回肠的英勇事迹。

首先是南京保卫战。侵华日军空袭南京的频 次很高, 每一次中苏飞行员都快速起飞 迎敌。据 苏联飞行员库丁诺夫 回忆 在一次日军空袭中,他驾驶飞机 起飞,一开始是平飞以便收起起落架,但还没将起落架完全收起来,就发现一架日机正朝自己袭来。他赶忙停止操作,向着敌机直冲过去、开火,敌机立刻拉抬起来,库丁诺夫趁机完成操作,开始与敌机缠斗。两架飞机在空中高速旋转,互相咬着不放。突然日机放慢速度,库丁诺夫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贴近敌机,朝着敌机的机腹猛烈开火,令日机中弹坠落。战斗结束后,走下飞机的库丁诺夫才得知,被自己击落的日本飞行员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的王牌飞行员。



南京保卫战之后,在苏联帮助下,中国空中力量又重新组织起来。中苏双方开始为保卫武汉进行积极准备。1938年4月,国民政府情报部门发现,日本的木更津航空队转移到了安徽芜湖机场,这一极不寻常的举动引发中国高度关注。这支航空队是由日本裕仁天皇亲自授旗的,他们大概率会在4月29日,即裕仁天皇生日这天发动针对武汉的大规模空袭作为所谓“献礼”。于是,国民政府从各地调集大量战斗机,和苏联航空队、陈纳德的国际志愿中队组成了一支有100多架飞机的联合机队,准备痛歼来犯之敌。



28日,中方故意派出大量飞机在武汉上空盘旋并飞走,制造假象。日军果然中计,第二天,大批日本轰炸机分成两个梯队来到武汉上空,准备进行大轰炸。木更津航空队进行护航,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发现中伏之后,木更津航空队立刻散开,企图将中国战机驱离。由于日军战机远程而来,燃料不够,我方战机与之展开近身缠斗。苏联航空队的伊-15战机转向盘旋能力突出,伊-16战机则在垂直机动性方面表现出色,两种战机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令日军战机难以招架,战场上不断出现日军飞机拖着浓烟坠落的情形。



最终,这场空战以日本惨败结束,中日双方的战机损失比为5:36。由于苏联飞行员硬朗凶狠的打法,此后日军飞行员惊恐地称之为“暴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