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列举了六种常被误认为坏习惯的行为,包括抖腿、咬木棍、挑食、喝冰水、洗冷水澡、适当赖床等,并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好处。文章还提到这些行为只要不会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就可以惯着自己做,说不定哪天会有新研究发现它们的好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抖腿可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久坐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
美国生理学杂志的研究证实了抖腿的好处,抖腿可以使下肢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增加。
关键观点2: 咬木棍可能增加大脑抗氧化物质,对认知功能有好处。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咀嚼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联系。咀嚼中等硬度的物质,如木头,可能对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
关键观点3: 挑食可能是大脑在保护身体,避免暴露于有害刺激。
世界顶级杂志《自然》发表的两篇论文指出,回避食物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限制暴露于可能的有害刺激。
关键观点4: 喝冷水或洗冷水澡可能有助延长健康寿命。
综述研究发现,适当的冷水疗法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如促进身体健康和增强免疫力。
关键观点5: 适当赖床有助于身心健康,让睡眠惯性慢慢消散。
《睡眠研究杂志》的研究表明,赖床对认知功能、睡眠、情绪等多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关键观点6: 工作时的摸鱼状态能让脑子转得更好。
研究发现,连续高强度脑力劳动后,大脑会进入一种转不动的状态,而摸鱼、发呆、晒太阳等可以让大脑恢复活力,激发大脑的休眠区域,提高后续工作的创造力。
正文
摇摆脚踏板
大概就是踩缝纫机原理
是你吗?吃完雪糕总还想咬几口木棍子。回想一下,上学时候是不是也没少啃笔头?
这些行为可能是「脑子好使」!
很多临床研究都表明,咀嚼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着联系;咀嚼困难的个体往往认知功能较低。
去年发表在《系统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咀嚼中等硬度的物质,比如木头,可能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3]
。
科学家们招募了 52 名健康大学生,把他们分为两组。一组咀嚼口香糖,一组咀嚼木棒(医用压舌板)。
通过颅脑磁共振(MRI)的扫描分析,最终发现,
咀嚼木头组的人大脑中部分抗氧化物质的水平有明显升高,这正是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美中不足的是,科学家们没有说明,中等硬度到底是个啥水平,也没有举出除了木头外的其它例子。但我们可以乐观推测,平时多嚼嚼偏硬的食物,可能对大脑也会有好处!
至于啃指甲、笔头什么的,朋友们,看在细菌的份上,还是尽量改改吧。
还要提醒下家长朋友,如果发现孩子习惯性啃笔头、啃指甲、抖腿的话,未必要强行纠正,但可以关注下孩子近期的压力状态,这可能是个信号。